壮阔40年|军报刊文:自主创新,铸就国之重器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王微粒 唐彦覃 王握文责任编辑:乔梦
2018-11-26 04:01

40年,弹指一挥间。伴随着中国军队创新驱动时代的到来,习主席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防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在强军兴军征途上,国防科技和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军队的醒目路标。请关注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刊·驱动篇”带来的文章——

自主创新,铸就国之重器

■王微粒 唐彦覃 解放军报记者 王握文

未来战场如果没有了卫星导航会怎样?为什么当有些武器装备失去了卫星导航信号,依然能够精确命中既定目标?

这种精确打击技术的背后,离不开自主导航系统中一个叫作激光陀螺的核心器件。目前,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多种型号的激光陀螺,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时光倒回到40年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目光,投射到湘江之畔的一所军校。在邓小平的直接批示下,这所由“哈军工”发展而来的高等军事学府,改建为国防科技大学。由此,迎来了这所军校自主创新的春天。

春晖中,一个名为激光陀螺的团队开始加速“旋转”。

而今,经过40余年的探索,我国激光陀螺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赶超的飞跃。

40年,弹指一挥间。伴随着中国军队创新驱动时代的到来,习主席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防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在强军兴军征途上,国防科技和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军队的醒目路标。这些年,一个又一个创新团队应科技进步而生,应科技优势而立,应科技创新而强,坚持自主创新,紧紧牵住战斗力提升这个“牛鼻子”。

高性能CPU、北斗导航、高超声速、超精加工、新型复合材料……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实现了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跃升,为科技兴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

激光陀螺,又叫环形激光器,可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的高精度惯性导航。激光陀螺虽小,却集成了光、电、机、材料等诸多尖端技术,是让导弹打得更准、舰船跑得更快的核心部件。

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自问世以来,一直是世界国防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各国纷纷跟进。

1971年,国防科大的前身长沙工学院成立激光教研室。“就当时中国的科技条件,要完成这项任务,难度好比攀登珠峰。”然而,“不干,就可能给国家留下空白,将来必定受制于人。”

依靠进口武器装备,靠不住;走引进仿制的路子,走不远。自力更生才有出路。 

白手起家,注定步步维艰。没有实验室,临时改造一间废旧食堂;没有试验设备,在仓库里找来废旧仪器修好;为了节省开支,大家推着板车到建筑工地上捡废料……

在那个年代,这是许许多多科研团队相似的创业故事。

1年,2年,3年,国内许多科研单位先后知难而退,团队铁心坚持。

4年,5年,6年,世界许多研制机构纷纷下马该项目,团队依旧没有丝毫动摇。 

10年,20年……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攻关,1994年我国第一台激光陀螺工程化样机诞生。

激光陀螺团队取得的创新成果,是中国国防科技战线实现新跨越的缩影。他们的科研攻关历程,折射出中国军队逐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轨迹。

循着这条轨迹,我们看到广大科研人员一次次创造了“中国速度”,把五星红旗插上了超算之巅;一次次刷新了“中国精度”,把我国光学制造加工技术带入了亚纳米时代;一次次突破了“中国创造”,研制出新型雷达、北斗导航关键设备等高新技术成果和装备。

如今,回溯这一个个自力更生的传奇故事,世人在赞叹的同时,不禁会发问: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因为自主创新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也很简单,因为在国防科研战线上,无数像激光陀螺团队一样的创新群体和科研人员,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核心关键技术买不来!再难我们也要坚持搞下去,必须对国家有个交代。”

国家使命,军人担当,这个对国家的“交代”,是他们攻克核心技术的信念之源,也是深藏在强军征途中的密码。

自主创新彰显信心决心

激光陀螺研发是一个完全创新性的科技攻关工程项目,其研制无经验可供借鉴。研制初期,一切从零开始进展缓慢,时任团队负责人高伯龙院士给大家鼓劲:“缺这缺那,不能缺信心。别人能干,我们也能干!”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攻克了一系列工艺难题,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陀螺加工技术。

习主席强调,要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什么是矢志不移?就要像“陀螺”一样,围着轴心高速旋转。

怎样坚定信心?就要像“激光”一样,方向性极强、穿透力极大。

这种信心和决心,就像一束至纯至强之光,照射出一代代“激光陀螺人”为高新武器定位的“旋转”人生,也是许许多多国防科研创新团队的真实写照。

在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上,海外媒体曾预计中国舰载机成功应用至少需要一年半时间,没想到中国人只用了两个多月。这背后,“航空工业英模”罗阳和他的团队自主创新,将歼-15舰载机从设计制造到首飞的周期缩短40%……

正是靠着这种“我能行”的坚定信心,“不放弃”的顽强决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的核心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科技兴军的基础不断夯实。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当今世界,高新科技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引起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深刻变化,日益成为影响大国博弈成败、关系军队兴衰的重要因素。

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激光陀螺团队成员上舰船、进部队、睡工厂,用实战需求引导科研方向,用工匠精神雕琢科研产品。

加注核心技术的推进剂,跑出自主创新的加速度,掌握制胜未来的新装备。这样的故事,写满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科技兴军篇章。

天空中,随着空中预警探测技术取得突破,空警-2000、空警-200等预警机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惊艳亮相,“空中帅府”扬威信息化战场。

陆地上,得益于兵器工业设计能力、工艺水平等不断提升,99式主战坦克驶向疆场,“陆战之王”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大洋里,国产新一代导弹驱逐舰持续列装,“中华神盾”筑起巍巍海上长城……

11月初,第十二届中国航展在珠海举行。歼-20战机劲舞蓝天,展示出第四代战机的优异性能;歼-10B飞出“眼镜蛇机动”等酷炫动作,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此项关键技术的国家之一。

曾几何时,在珠海这片天空飞出“眼镜蛇机动”动作的还是外国战机。我国生产的歼-8、歼-7等战机也曾进行了飞行表演,但与世界强国空军战机相比存在明显代差。

航展展示科技成果,也见证创新历程。从存在代差到世界先进,发生在航展上的变化,正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动写照。

40年来,一代代国防科研工作者们坚持以国家安全战略需求为牵引,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时不我待、加紧攻关,将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战场制胜利器,有力促进了部队战斗力提升。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