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飞行经验 李浩为何要从战斗机转飞无人机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李浩 姚春明责任编辑:乔梦
2018-11-12 03:24

飞了30年,从教练机飞到战斗机,从飞行学员飞成了空军王牌师飞行尖子,李浩为何要主动选择离家几千里,改飞无人机?请关注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带来的报道——

飞过6种机型,历经5次转隶,5次移防,“时代楷模”李浩——

一路赶考为强军

■口述:李浩 整理:姚春明

有人说,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我选择并从事了自己喜欢的飞行事业。

37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中原大地。刚刚高中毕业的我,第一次面临重大选择。在地方高校的“橄榄枝”和军校大门面前,我的很多同学选择了前者—在那一代人眼里,经济建设的大门已经打开—而我选择了后者。

4年后的198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裁减员额100万,那时,我正要军校毕业。因为我是飞行员,幸运留队。

我很清楚,经济的发展或许可以预见美好的未来,但军队的职责使命意味着军人永远不能有安逸过日子的心态。

路是自己选择的,也是自己走出来的。事实正是这样。飞战斗机的30年里,多名战友遭遇飞行事故,早早离开人世,但这些从未阻止我和战友高飞远航。

2010年年底,我即将达到战斗机飞行员的最高飞行年限,这一次,爱人和女儿希望我能回到她们的身边安享生活。我告诉她们:“我还想飞!”

也有人劝我,飞了30年,从教练机飞到战斗机,从飞行学员飞成了空军王牌师飞行尖子。作为飞行员,该吃的苦都已经吃尽;作为军人,该得到的荣誉也得到了,何必再从头开始。可以说,此时,如果我不主动选择,没有人会强迫我离家几千里,改飞无人机。

转飞无人机时,我的想法很简单:一来,我没有忘记是党和部队将我一步步培养起来的,特别是无人机这一新装备刚刚列装,正是用人之际,我不能这时候离开;二来,我有30年的飞行经验,刚好能够派上用场,如果现在不往前冲,党员和军人的价值又在哪里?

我坚信选择不会错!但回望来路,距离起点已是4000多公里。2012年以来,军队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我所在的单位也开始第5次转隶,并第5次移防。每一次都征尘未洗,每一次经历总能让我大开眼界:“都有新‘家伙’出现!”

这几年,我和战友们操纵无人机完美完成多项“狙杀”任务,成为“制敌方舱之中,杀敌千里之外”的中国面孔,内心的自豪油然而生。

于我而言,每次抉择都实现了人生的飞跃、自我的转型重塑,这是时代提供的机遇,也是历史赋予的荣耀。作为无人机事业的“第一茬人”,我明白,我们唯有以主动的心态去迎接转变和挑战,立足本职岗位拼搏进取,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练就过硬打仗本领,才能担起我们这一代军人的历史责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新型作战力量。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我深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装备用好,研究更多更好的无人机作战运用方法!

去年6月,我被组织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站在领奖台上,我很自豪、很激动,莫大的荣誉是组织的肯定,也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同时我也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我心里很清楚,作为新型作战力量的探索者,必须始终保持勇往直前的状态和敢于担当的精神。今年1月,习主席向全军发布训令,我所在的试飞站闻令而动,决定在年度实弹打靶课目中,每一枚导弹至少要验证一项以前没有尝试过的打击方法。如今,年度定下的目标一个个都实现了,我们的无人机不断更新换代,战友们的眼界也变得越来越开阔。

与改革同向,与强军同步。自己赶上了改革强军的大时代,能亲身经历并见证改革强军的伟大征程,我由衷地感到幸福与骄傲!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