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拓荒牛”塑像的背后,也承载着军人的汗水和希翼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8-11-02 23:17

在深圳市委大院大门口,有一座青铜雕塑拓荒牛。

—— 题记

1

“从一个边陲小渔村,崛起为一座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大城市”,对这个城市的介绍,大多都是从这句话开始的。

在中国城市化高歌猛进的征程中,没有哪座城市能够替代她的样本意义,因为她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好的缩影。

1979年春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

1980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

从此,深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肩负起在这场伟大实践中“先行一步”的历史重任。

深圳国贸大厦——这座当时的全国“第一高楼”共有53层,高160米,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

大厦在1982年10月开始动工,从十五天一层,七天一层,到后来六天一层,五天一层,四天一层,最终以“三天一层”的速度于1985年12月宣告竣工,历时仅37个月。

这不仅刷新了工程的全国纪录,也诞生了”深圳速度”这个热词,而且成为“创造奇迹”的代名词。

40年来,从“深圳墟”到“商业旺区”的东门老街,从“土丘荒地”到“电子名城”的华强北,从农场到“世界级度假旅游区”的华侨城,从水泥路到城市坐标轴的深南大道……

可以说,深圳的发展建设浸透着一代代改革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政治勇气,更见证了改革开放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一个小渔村的位置可以有多高?她——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以其平均70至120米的海拔标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精神高地。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