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一个老是把成绩挂在嘴边的人,是不可怕的,而一个不断吸取教训的人是可怕的。
蓝军旅有一部100多万字的反思对抗演习问题的《检讨汇编》,其中有1000多个纲目。这个做法不是满广志“发明”的,原旅长夏明龙就开始做了,但他在继承中又有发展:通过演习态势回放,从单兵、单车开始,组、班、排、连、营、旅逐级逐个战斗阶段“解剖麻雀”、拉单列表,把在演习中“阵亡”“被俘”“行动失利”的集体和个人拉回现地,进行情景再现,查找原因、教训,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装步6连上士于辉告诉我:在现场进行情景再现时,每个人都得发言,你怎么“阵亡”的?你为什么没上得去?敌人为什么比你先开火?一个一个问题地分析。分析完后,两个班分为红蓝进行对抗,这样检验的结果发现的不仅是单兵的问题,还有班、排的指挥问题。比如:一个目标几个人同时打,别的目标却漏掉了。班长对战场的判断不清楚,火力分配不科学,分工不明确。这样研究完了以后,两个班再来一次对抗,看原有的问题克服了没有。结果发现,分工不明确暴露出班长指挥手段上的问题,光靠嗓子吼,战士听不到。必须要配备一些通信器材;另外,班长、战士都要学习掌握传统的简易通信方法,随机规定通信的方法,还可以发明只有本班能明白的通信方法。于辉说:“有时旅长会到班里面跟我们一起总结。有一次他问:‘敌人的坦克或步兵都在掩体中,你一时弄不清楚敌人的火力、兵力该怎么办?’这次反思出来的办法,在后来的演习中就用上了。我迷惑对手,间隔一段距离,一会儿给他一枪,吸引他暴露火力,几下就搞清敌方的火力、兵力了。从旅长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其中一条是:对敌人一定要狡猾,考虑问题一定要周到,不能一厢情愿、挂一漏万。”
柯松炜中校在当营长时,一次演习担任主攻,被红军打得很惨,伤亡率达46%。演习结束后复盘检讨,找到了三大问题,其中第一个是驱警分队没有把警戒之敌清理干净,致使部队的侧翼和后方很不安全。为什么没有清干净?大家从指导思想和战术行动上一条一条找原因,有情况不准、判断不明的问题,有麻痹大意、搜索战术不到位的问题,等等。然后再一条一条地研究解决办法,在现地展开对抗,一方练警戒,一方练驱警,反复几次,部队对驱警战斗就比较熟悉了。
在总结反思中,满广志要求大家一定要实事求是,是自己的问题就是自己的问题,是上级的问题就是上级的问题,谁也不能护短。2016年,演习中暴露出野战化设施器材缺乏的突出问题。满广志在反思中指出:这个问题虽然上下都有责任,但主要责任在旅领导机关。一是只考虑了战斗,而对长期生存保障的问题考虑不够。二是只考虑演习,演习的准备做得较好,打仗的准备做得不足,因为演习毕竟时间有限,打完就可以撤走了,而战斗却可能是连续的、持久的。这次检讨的结果是完善了机关和分队的相关“库室”建设,配套了××类×××项野战化设施器材,包括制式的和自创的,在此后的演习中生存力提高了,“伤亡”明显减少。
记者翻阅蓝军旅的演习档案,发现满广志每次的检讨发言都有数千字,一般都有五六个大方面、30个左右的问题,每个问题都很实在,有事例为证。侦察科长李丙强告诉我:“每次检讨发言都是旅长自己写的,没有人捉刀代笔。”
这是一场一边倒的演习,蓝军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大获全胜,然而,满广志比对手还要沮丧,为什么呢?磨刀石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蓝军旅的神圣职责,是要当好磨刀石和陪练员。就像中国乒乓球队的陪练员一样,目的是练出世界冠军,而不是战胜你的陪练对象。这次复盘检讨,他心情沉痛地从5个方面检讨了没有当好磨刀石的问题,最后强调:“对蓝军而言,练强红军才是胜利。”
满广志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诗人晓华的几句诗:“我谨向世界提醒一句,从我们这一代起,中国将不再给任何国度的军人提供创造荣誉建立功勋的机会!”
标题书法:张维忠 题图设计:孙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