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名册被公开 进行人体实验罪证确凿

来源:央视网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8-05-06 10:44

1940年一八五五部队正式成立

据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介绍,1940年2月9日,日本天皇正式签发了这份由日本陆军参谋本部递交的编制方案,也就是从这时起,一八五五部队正式成立。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 金成民:这个部队编制的等级来看,应该是配备陆军的军医少将级别作为部队长,然后是各个部的部长,至少应该是中佐和少佐。根据这个命令,这个部队的编制应该是810人,最后我们拿到的名簿达到了1242人,虽然编制上有确定,但是根据实际需要他们还是随时给予了补充,也就是说他们所从事的活动需要大量的人。

进行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研究

专家团队通过对这份名册的研究,确定一八五五部队人员共1242人,其中核心领导层16人,部队下设13个派驻机构,其中五个支部,八个办事处,分布在华北各省的主要城市和地区,主要进行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的研究,并同时为侵华日军在华北的各个师团配备了专门实施细菌战的防疫给水班。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 金成民:这个(一八五五)部队名册的公开,对于了解这个部队的全貌,特别是它的规模、建制、机构设置、人员构成包括它的活动轨迹,特别是它的核心犯罪的过程,都能够结合着其它档案资料,更多地反映出来。

人员与七三一部队联系紧密

在这份首次公开的一八五五部队成员名册中,专家团队有哪些新的发现?一八五五部队和七三一部队同样都是进行细菌战研究实施的,那么,他们在规模和人员构成上有哪些不同呢?

央视记者 王海樵:成立于1936年的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是当时侵华日军第一支进行细菌战实验以及具体实施的部队,从我旁边的当时(侵华日军)细菌战指挥体系中可以看到,一八五五部队它下设机构的数量实际上是大于七三一部队的,而且其辐射的范围也包括了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内蒙、河南等地,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一八五五部队是一支比七三一部队还要庞大的细菌战部队呢?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 金成民:由各支部队的抽调人员组成了一八五五这支部队,规格很高,它的队长设置是少将,但是最终这个队长(在名册中)体现的始终是大佐。

专家通过对一八五五部队名册的研究发现,这支部队的成员多为普通军医,成员总数1242人,部队最高长官西村英二为大佐军衔,而七三一部队的成员有大量医学博士和名牌大学医学精英,成员人数3497人,其部队长官石井四郎为中将军衔,因此无论从人才配备,人员数量,领导层的实际军衔等级等方面,七三一部队都比一八五五部队配置高。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 金成民:日本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建立了七三一部队,那个时候战争的规模和范围没有扩大,他们能够把日本的最精英的人才调入到这些(七三一)部队当中。随着战事的扩大,(日本)在华北地区急于组建一八五五这样的部队,这支部队的规模和等级始终是低配了。

那么当时的侵华日军是如何解决人员问题的呢?在这本最新公布的一八五五部队名册上,我们找到了答案。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 金成民:在梳理和研究这份公开的档案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了在84页,有一个叫筱田统的这么一个队员,他的身份是高级技师,我们看到他履历的时候,只能看到他(之前)是关东军部队的成员。

记者:这里被涂黑了。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 金成民:但是我们通过其它资料的查证,确认了这个筱田统是七三一部队的重要成员。

在一份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公布的野外昆虫检索表档案资料的封面显著位置,专家团队发现写有哈尔滨加茂部队的字样,而加茂部队正是当时的七三一部队为了保密而使用的别名,在作者一栏的第一位,就是筱田统。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 金成民:筱田统这个人在七三一部队期间主要是负责昆虫的研究,也是七三一部队昆虫班的班长,由于一八五五部队成立的需要,被七三一部队派往北京,任北京一八五五部队第三课的课长。

经统计,在一八五五部队中,核心管理层有16人,其中11人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七三一部队,而在另外一份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公开的资料当中,也显示了一八五五部队和七三一部队之间的关系。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 金成民:这份报告是北京一八五五部队的一个所谓的业务详报,时间是1944年的4月1号,担当的部队是一八五五部队下面的石门支部,也就是石家庄支部,形成报告之后一共就需要报备六份,(其中)之一就是(报给)七三一部队,就是证明七三一部队是这项工作的业务指导部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