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傅能否带出好徒弟?基层骨干能力究竟如何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郭晓航 郝海龙 海洋责任编辑:乔梦
2018-03-24 01:05

视角④:主观能动性

两次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次荣立个人二等功——很多人恐怕都想不到一个初中毕业的战士能取得这样的荣誉。从门外汉到“火炮神医”,某旅二级军士长张新昌用了22年的时间。

“时间只代表着人生的长度,要想拓宽生命的厚度,还得靠自己一点一滴去努力。”张新昌学历虽然不高,但谈起自己的经历,却别有一番道理。

主动学习、勤于钻研,让他的技术“天赋”在初级士官时就显露出来。一次,他发现用于拆卸火炮负重轮的工具需要多人操作,而且耗时较长,就决定自己研制一套工具。经过两个多月的钻研,他制作出一款适用于多种型号装备的“液压三轮快速起拔器”,并在演训中发挥重要作用。

“主动去研究装备、解决难题,这是张新昌的过人之处,也是他为我们抓好士官队伍建设提供的有益启示。”该旅旅长王瑞金认为张新昌为全旅士官树立了一个榜样。

在张新昌的带动下,官兵主动创新、集智攻关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某型指挥车连接端口不够用,四级军士长张兴忠从电路图上找到灵感,革新连接模块,拓展了端口功能;几名组训士官一起研究琢磨,通过嵌入自己开发的软件,实现了某型侦察车侦察信息与坐标标定一键完成,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不光是技术能手,对于各个岗位的士官来说,成长成才从来都需要个人的主动作为。某旅四级军士长何东,在入伍之初就把“不断超越自己”当成座右铭。在牵引火炮还是装备主力的年代,何东选择了有线兵这样一个训练最苦、要求最严的专业,但这样的苦和累,在他看来却是一种挑战——通过积极训练,一年之内他就将5公里成绩提高到17分钟,成为不折不扣的“有线尖兵”。

追求自我超越的性格,让何东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一次,集团军组织比武,只给了10天的训练准备时间。怎么办?从改进作业器材到缩短作业流程,从加大训练强度到改变训练方法,何东在最短时间内挖掘出自己最大的潜能,并在比武中取得了集团军第一的好成绩,入选原沈阳军区尖子人才库。

从“要我训”和“我要训”,这其中的不同,正是主观能动性的差距。而越来越多有着个人追求的士官人才,就像张新昌与何东那样,逐渐成长为各个专业的骨干力量。

【调查感言】

创新不在于有多高学历,而在于是否结合本职、精于钻研。精细化装配载模块、仿真训练系统、液压多功能起拔器……这些经过演训场检验的发明创新,都出自于一群士官之手。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在练兵备战的任务中,实现了一个个创新成果,成了名副其实的“创新担当”。只要肯下苦功、用大劲,不断在军旅人生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就一定能实现个人成才,助力强军兴军。

(摄影:于华良、杨心柳、周天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