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角②:传帮带作用
不久前,塞北某实弹射击场,某合成旅4名上等兵组成的战炮班打出“满堂彩”——从第一次上炮到独立完成实弹射击,他们只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快速成长的背后,应归功于该旅“金牌教练”郭兆福不遗余力的传帮带。
“士官大多是岗位上的大拿、专业上的能手,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把他们平时总结积累的训练‘小招法’、带兵‘小经验’、学习‘小技巧’、技术‘小绝活’流传下来,能有效解决人才短缺、骨干断层等问题。”在该营教导员高志明看来,士官帮带作用不容小觑。
某旅战士牛涛,入伍前就接触过汽车修理与检测专业,平时对汽修理论讲得头头是道,可在一次装备保养时不慎造成配件损坏,他从此畏手畏脚。组训骨干陈静发现情况后,主动与他结成帮扶对子,专业理论上不厌其烦地讲解,实装操作中手把手传帮带,故障分析时不放过一个细节。如今,牛涛在装备维护上已经驾轻就熟,成为小有名气的专业能手。
“特种弹射击除了规定的技术要领外,还要做到‘一个观察、三个注意’才行”“实弹射击不光要精度优先,更要有速度优势,确保实现侦察提速、快打快撤”……只要有空闲,某旅四级军士长李祥勇总会召集各专业骨干,讲授他多年的训练经验。
为缩短火炮射击准备的时间,他和几个老炮长还设计制作了配载架,探索出精细化装配载方法,使射击准备流程进一步精简。“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身边战友,这是一名士官班长责无旁贷的责任。”每到晚上,李祥勇都会来到连队学习室加班,整理资料、编写实用的专业教材,好让更多战友掌握这些经验。
在全旅层面,他们从训练伊始就注重发挥好骨干的传帮带作用。各组训士官区分单兵、单装、分队3个层次,总结梳理出本专业的操作规范和战斗流程,教给新一批的组训力量。
“金牌教练”倾囊相授,技术尖子才能“滚雪球”般成长起来。今年以来,某旅先后有18名训练尖子在集团军以上比武中夺得名次,37名官兵取得射击、驾驶、通信专业一级证书。
【调查感言】
当一名合格士官不容易,做师傅带好徒弟同样不易。作为工作训练的指导者和日常生活的示范者,士官平时同战士直接接触的机会最多,对他们的训练情况、个人特长、精神面貌更为了解,在指导帮助、管理帮扶上更为有效。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士官队伍的传帮带作用,把“兵管兵”“兵育兵”真正落实下去,才能不断传承部队的好传统、好作风,确保士官队伍能力水平不断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