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这些科学内涵需把握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曹益民责任编辑:康哲
2018-01-16 02: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建设世界一流军队,需要遵循军队建设普遍规律,根植新时代人民军队发展的实践沃土,从中国特色国防和军队建设实际出发,确立中国军事发展在世界军事领域竞争博弈中的科学定位。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刊发的文章——

把握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科学内涵

■曹益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建设世界一流军队,需要遵循军队建设普遍规律,根植新时代人民军队发展的实践沃土,从中国特色国防和军队建设实际出发,确立中国军事发展在世界军事领域竞争博弈中的科学定位。

发展世界一流的作战理论

军事思想来源于战争实践与构想。一定意义上讲,作战理论的深度、广度和高度,直接影响着军事转型的速度与质量,甚至决定战争的走向和胜负。《孙子兵法》揭示了战争中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胜败的对立转化关系,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致人而不致于人”等军事原则,一些思想理论至今仍被奉为经典。我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结合国情军情敌情战情,创立了人民战争理论,确保了赢得战争胜利。

当前,在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道路上,必须结合担负的使命任务和武器装备发展状态,认真清除与未来信息化战争不相适应的思维观念,重点研究与谁打仗、怎么打仗、打到什么程度等重大问题。面向一体化联合作战背景下各战略方向、作战行动以及联合应急行动,紧盯新型作战样式和典型作战目标,牢固树立信息主导、体系作战、联合制胜、精打要害等现代战争理念,从惯性思维中跳出来,加强作战理论研究,真正发挥作战理论在未来战争的指导作用。

培育世界一流的人才群体

强军必强人才,制胜之道要在得人。齐桓公重用管仲首霸诸侯,燕昭王起用乐毅击败强齐;汉高祖威加海内、诸葛亮三分天下,无一不靠发挥人才作用。长征途中,红军面对数十倍敌人重重围困,披肝沥胆,打了一个又一个变被动为主动的战役战斗,锻造出善于以少胜多、灵活用兵、机动作战的优秀指挥员群体,并最终取得胜利,都说明了一流人才的重要作用。

人民军队历来就是一个“大学校”“大熔炉”。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提质增效阶段,迫切需要一批具有战略素养、联合素养、指挥素养、科技素养的一流人才。必须构建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训路子,锻造深谙联合作战的指挥人才群体、精通军事谋略的参谋人才群体、掌握新型装备的战斗人才群体和善于创新攻坚的科技人才群体,大力营造选才用才的良好政治生态,切实保证热爱军队事业的优秀人才有位、有为,全身心投入强军兴军伟大事业。

拥有世界一流的武器装备

拥有世界一流的武器装备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支撑。从冷兵器、热兵器时代到信息化时代,先进的武器装备始终是战争制胜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如果武器装备上存在代差,仗就很难打赢。美军提出武器装备始终要超过第三世界国家10 到30 年、超出盟国5 到10 年,以保证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绝对优势。

先进武器装备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基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不仅要有一流的陆军装备、海军装备、空军装备,更要有能够有效制敌的“杀手锏”和战略威慑武器。必须深度挖掘现代科学技术,瞄准对战斗力提升有重大贡献的重点领域,坚定不移地开展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研究攻关,并尽早物化成武器装备,加快形成具有新原理、新机理的新质战斗力,在一些战略必争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力争主导战争、设计战争。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