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习主席学习如何讲好故事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李泉灏、刘艳琼责任编辑:吴昊
2016-06-09 01:23

向习主席学讲故事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李泉灏 刘艳琼

不一定每个人都喜欢听课、听报告或听演讲,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一定都喜欢听故事。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而我以为,理论是灰色的,故事色彩斑斓。

有一本畅销书是关于报纸如何讲故事的,书名就叫《〈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华尔街日报》创刊至今已经接近130年,是美国付费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报纸。这本书的作者布隆代尔是《华尔街日报》头版的资深撰稿人,针对那些为《华尔街日报》头报提供特稿的记者,他说:“报刊往往把注意力放到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上,而事实上,读者最普遍、最基本的要求只是——讲一个有趣一点的故事。”这是多么朴素而又深刻的洞见,更有点出人意外。

从习主席早年文集《摆脱贫困》《之江新语》,以及近些年的各种演讲、报告、讲话等可以看出,习主席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善于用故事来传达深意、感染他人,他也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故事,这对将奔赴基层任职的学员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个人感觉,要讲好故事至少有三个原则应该把握:一是自己在场,二是他人在场,三是如果双方均不在场则要寻找共鸣。

一要自己在场。所谓“自己在场”就是说,在任何时机、任何场合下面对任何对象,都要尽量讲自己、身边人或者是与自己、与身边人相关的故事。运用自己或身边人的事例,更具有真实感、鲜活感,而不是冷冰冰的统计世界或者是存在距离感的他人世界。

例如,2013年、2014年五四青年节上,习主席与青年代表谈话时,分别讲了自己上山看羊下田锄地时坚持看书、走30里路只为借书的故事。为了勉励青年抓紧时光多学习,习主席都是用自己的例子,这远比他讲一个其他国家的名人或历史上的名人努力学习的例子来得真切、生动、有感染力。用自己的例子能增加更多细节和血肉,比如,在上述故事中,下田锄地间隙看的是字典,上山放羊时看的是小说,这非常符合锄地间隙时间短适合零散阅读、放羊悠闲时间长适合大部头阅读的特点,令谈话对象听得进、记得住。

讲故事时让自己在场,不仅仅是说自己的好处、优点,还要不惧怕展露自己的弱点、不足或者看似弱点、不足的东西,敢于拿自己“开涮”,这样既能拉近距离,也能彰显个人的气度、风度。2014年,习主席在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发表演讲时说:“中国愿意为包括蒙古国在内的周边国家提供共同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正所谓‘独行快,众行远’。”其实,“搭便车”本来是国际上一种嘲讽中国、抹黑中国的论调,奥巴马就曾经说中国之所以发展是因为“搭了美国30年的便车”。习主席在第三国幽默地重提这个“梗”,突显出大国领袖的高度自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