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中日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作者:李银祥 左鹏飞责任编辑:张硕
2015-08-14 19:54

伟大崛起与蚂蚁撼象

从1945年以来的半个多世纪,在中日关系的矛盾体中,中国占据主要方面的地位是逐步得到提升的。在改革开放前的相当长时期,可以说,中国占据主要方面的地位并不突出,可以说是不怎么有力的,主要表现为政治上、军事上,而日本在经济方面则长期占据着主要方面的地位,直到改革开放后,日本经济方面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日渐发生了动摇。

上个世纪的50年代后,在美国的大力扶持下,日本经济腾飞曾为世人所瞩目。在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1987年日本的外汇储备居世界首位。而新中国成立后,在西方国家的封锁下,加上国内复杂政治运动的影响,国家发展受到的干扰较多。这种艰难前行的局面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才得以改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得到了全方位的飞速发展,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不断突破,国际地位持续上升,在诸多国际性重大事务中的影响力日益凸显。

2010年,对中日关系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这一年,中国国民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中日关系的矛盾体中,中国已经全面处于主要方面,中国主导着中日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在中日关系矛盾体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中日关系在中国整个对外关系中的地位则呈现了进一步下降的趋势。这是日本正在全力阻止的一种历史大势。

日本使出吃奶的劲,使出所有的诡计,追求正常化国家道路,但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在军事上更多表现为一种重归军国主义的倒退,尤其是安倍政权第二任期以来,不但没有对历史问题做出深刻反省,反而一再突破和平宪法,颠覆二战以来“专守防卫”的国策,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扩大自卫队的海外军事活动自由度、解禁集体自卫权,等等,一系列冒险举动显示,一个国家战争机器似乎正在高速运转。

抛弃和平主义的日本,未来走向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正如一些日本专家所指出,安倍政权对宪法的蔑视与好战姿态,弥漫日本社会的民粹主义和排外主义思潮,压制民意和舆论的政治氛围,让人联想起上世纪20年代日本在通往战争道路上狂飙突进的年代。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修改宪法问题……这些成为横亘在中日之间的巨大鸿沟,既是日本追求国家正常化的沉重包袱,也是中国和平发展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挑战。

未来,中日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究竟将由何种方式呈现?

看到中日关系的过去,就知道了中日关系的现在,分析中日关系的现在,就知道了中日关系的未来。历史表明,中国的国际地位越高,中国在中日关系矛盾体中占据主要方面的地位就越强势;中国在中日关系矛盾体中占据主要方面的地位越强势,中日关系在中国整个对外关系的地位就越弱化。

随着“一带一路”大战略的实施,中国在引领、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将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时代特征。未来的历史趋势是,中国的整个国际地位将会得到进一步跃升,中国在中日关系矛盾体中处于主要方面的地位将会得到大大强化,中日关系在整个中国对外关系中的地位将会进一步大幅下降,如果日本继续奉行安倍的政策,这种下降的速度还会大大地加速。

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当面对一个与时代同步、与世界共进的中国时,是继续与历史相背、与和平为敌,还是幡然醒悟、重归正道,是日本必须作出的历史选择。这种选择将会对日本的国运带来截然相反的两种历史结局。

时间其实站在中国这一边。

(《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2015年08月11日 22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