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中日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作者:李银祥 左鹏飞责任编辑:张硕
2015-08-14 19:54

民族觉醒与战略迷失

从1894年中国甲午战争失败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日本在中日关系矛盾体中占据主要方面,并渐次下降,中国则在中日关系矛盾体中由次要方面逐步转化为主要方面。由于日本对华的全面入侵,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所有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中日关系已经处于中国整个对外关系的主要地位。

在侵略扩张得到的巨大利益诱惑下,日本不断加强军费投入,提升军事实力。军事实力的增强又反过来进一步助长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野心,使其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吞并整个中国成为日本的暨定战略。

凭借强大的军事工业基础、精良的军事装备和多年整军备武形成的战争狂热,1931年开始,日本强占东北三省。1937年6月,日本关东军提出《关于对苏对华战略的意见书》,称:“如为我武力所许,首先对南京政府加以一击,除去我背后的威胁,此最为上策。”日军并喊出了“3个月灭亡中国”的口号,全面入侵关内。一时间,中国似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日本是掠夺中国财物最多的国家,日本是伤亡中国人最多的国家。日本以这种方式对待对其文化有着极为重要哺育作用的中国。但是,此时的中国已经不是当年19世纪末期的中国,因为中国出现了中国共产党,犹如星火的出现之于柴堆,柴堆可能还是那个柴堆,但是星火的出现,将会让柴堆发生巨变,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九一八”事变后的数年时间里,国民党政府面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把主要精力放在消除异己、围剿红军。在这一错误的对内对外政策下,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各阶层的救国运动浪潮四起。在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努力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就向全国发出通电:“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在中国共产党卓有成效的努力下,整个中华民族有了彻底的觉醒,爆发出惊人的能量,这是一个民族重生的过程。

在14年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已经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强大的抵抗力,日本一直有机会调整其对华战略。其实,其战略迷失在1936年的日本“二二六”事变中就已经暴露无遗。其统治体制中各种力量的剧烈碰撞,使得其庞大的军国主义机器已无法正常运转,要么停下来重新战略调整,要么任其自由发展。而从日本军国主义发展历史和经济基础看,放弃扩张侵略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样一来势必会产生军国主义统治危机,那么只能继续沿袭举国战争体制,加快法西斯化进程,用对外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办法解决国内矛盾。

战略的迷失必然导致日本全面崩溃。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日本妄图奴役中国的企图被粉碎。抗日战争的结束是中日关系发生转折的重要拐点,中国彻底扭转自鸦片战争以来对日较量中的弱势地位和被动局面,中日关系发生逆转。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