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解决“五多”作为依法治军的“立信之木”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刘俊责任编辑:康哲
2015-06-10 04:21

习主席在全军政工会上强调指出,“部队反映‘五多’问题仍然很突出,‘文山’很高,‘会海’很深”。习主席指出的这一问题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会议多、文电多、工作组多等“五多”问题,既是长期以来影响干扰部队工作、妨碍战斗力建设的“恶瘤”,也是各级多次下力气解决而效果不明显的顽症。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必须把解决“五多”作为重要突破口和“立信之木”,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保证。

会议、文电多等问题可谓由来已久,建国之初,毛泽东同志针对中共中央西北局在咸阳地区调查反映的问题,亲自起草了《关于解决区乡工作中“五多”问题的指示》。当时的“五多”主要是,党政组织在农村工作中任务多、会议集训多、公文报告表册多、组织多、积极分子兼职多。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毛泽东认为主要是在党政领导机关中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分散主义和违法乱纪等行为,必须予以整治。

分析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领导干部和机关作风不深入,不到实际中去,喜欢坐而论道、纸上谈兵、显示权威、发号施令,从而导致了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有纪不遵,工作缺统筹、少规划、无标准、没目的,弄得基层手忙脚乱、疲于应付,正常工作受干扰,无益的事情天天做,形式主义严重。

把解决“五多”作为贯彻依法治军的“立信之木”,首先党委和领导机关要充分认清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会议、文电、检查评比等对于指导和督促工作并非完全没有必要,但任何事情一旦做过了头,就适得其反。不该开的会议开得轰轰烈烈,不该发的文电发得漫天飞舞,不该有的工作组摩肩接踵,势必给部队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和形式主义危害。同时因为会议、文电、工作检查等表面上的工作被看重,甚至成为评价工作优劣的标准,那么势必引导人们把更多的心思精力用到这方面来。部队建设如果在这样一个轨道上循环,那么我们所强调的强军兴军、准备打仗的要求就根本无法落实。改变作风要从部队官兵反映强烈的问题做起。为依法治军立起“信木”,就必须从解决“五多”入手,通过破解一个个具体的发生在官兵身边的问题,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逐步引向深入。

把解决“五多”作为贯彻依法治军的“立信之木”,要切实采取相应的硬措施硬办法。“五多”问题久抓而效果欠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措施不过硬,方法不具体,执行制度不能持久,没有形成习惯。因而,一要加强制度制约。对会议召开的次数、文电的字数、领导讲话的时长、检查评比和开展活动的条件等,不同层级和单位都应有相应的硬性规定。1948年,毛泽东在《关于建立报告制度》一文中说:“报告文字每次千字左右为限,除特殊情况外,至多不要超过两千字”。这在有些人看来似乎过于机械。实则不然,中国古代论及国家大政方针的雄文,大都不过是千字文。而对于纠治文牍主义的顽症,往往更需要强制措施,如领导干部的讲话、报告等,是20分钟、还是半个小时,该由谁讲,怎么讲,都规定清楚了,成习惯了,就会觉得并无不妥。二是用好新型载体。一些可以运用局域网刊登的文件,就刊发在网上;一些能在网上进行的理论、业务辅导课,就在网上进行,不再集中人员。要对各单位一段时间内发文的次数、页数,开会的次数、时长以及工作检查评比的次数等进行登记通报,对严重超标的要讲明原因、进行问责。三是加强监督。主要是加强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审计监督等。要把纠治“五多”纳入到反“四风”正作风教育整顿范畴,任何组织和个人违反规定,都要按照作风建设标准加以整治。把相关制度规定交给群众,让群众了解熟悉制度规定,发动群众依据制度规定对领导和机关进行监督。加强经费预算、管理和审计。准确核算机关运行经费,科学制定预算额度,规范经费使用范围,严格控制“五多”所产生的经费开支,努力使因“五多”而形成的经济支出被遏制。

把解决“五多”作为贯彻依法治军的“立信之木”,领导干部和上级机关要带好头。充分认清“五多”形成的主因是上面而不是下面、是领导而不是群众。首先领导干部要自觉讲法治、守规矩,切实把解决“五多”当作依法治军的一个标志,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破除旧俗、适应新风,不把是否讲话与权威联系起来,不将讲话的长短与重要性画等号,尽力做到,一人讲了,大家就不讲;别人讲了,自己就不讲;内容已讲过了,文件就不再发。以此类推,切实将检查评比、开展活动的次数、人数等真正降下来。其次,领导机关要突出服务功能,改变靠开会发文指导工作的方法。“不开会不算贯彻,不发文不算重视,不办班不算学习”等,已成为一种新的工作陋习。其实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有许多扎实有效的形式和手段,比如领导机关带着上级指导精神深入基层搞调研,在调研中针对不同单位的实际把上级指导精神贯彻下去。对于工作实绩的考察,尽量采取一个标准一次性综合考核的办法,把单项评比、单项考核、单项竞赛尽可能地减下来,注重综合水平,不鼓励单项冒尖。其三,加强行政伦理建设,为解决“五多”问题奠定人格基础。“五多”泛滥,很大程度上是领导和机关不能设身处地为基层着想,吃苦精神、奉献意识匮乏。因此,必须强化领导机关干部行政伦理意识和人格塑造,善于立足大局想问题,立足基层想问题,立足实际想问题,要以“不忍”之心开展基层工作,保持一种道德上的自觉。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

(《解放军报》2015年6月10日 11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