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日本被中国称为“倭”,天皇被称为“倭王”。7世纪中叶,日本人从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出发,从感性上认为自己居住的国土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太阳的故乡”,比中国、朝鲜、印度等文明之国享受到更多的太阳的恩惠,由此而产生了一种民族自豪感。“天皇”这一称呼的正式出现,从一开始就同争取与文明大国对等外交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紧紧联系在一起。
每当面临民族危机时,日本的民族意识就会空前高涨。公元13世纪下半叶 “元师征日”,曾使神国意识空前高涨;日本在幕末被迫开港以后,曾一度面临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机,那时,日本国内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尊皇攘夷”,在空前的民族危机面前,它显示了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
信仰天皇的民族性还表现在它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上。以“尊皇”为重要内容的日本固有民族文化几次受到外来文化如儒教和佛教的冲击,但它始终保持了自身固有的特点和基本特征。
儒教主张“有德者王”,日本固有文化提出“君神一体”抵制君神分离的“君权神授”;佛教崇拜抽象的、特定的偶像,否定了天皇至高无上的精神权威,日本借助“本地垂迹”说,把敬佛与尊皇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佛教的卢舍那佛(即大日如来佛)被日本固有文化说成是伊势神宫供奉的国家主神——天照大神,即日神的“本地”(实身),而天照大神则是大日如来佛的垂迹(化身)。
昭和天皇的御弟三笠宫曾动情地说:“徐福是我们日本人的国父。”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先生也多次表示,羽田家族来自中国,祖先是徐福。在日本,徐福是以日本先民的引导者和日本文化开拓者的形象出现的。
在日本史学界,一直有种说法称中国人徐福东渡,后来成为日本第一个天皇,甚至还有的认定徐福即日本的神武天皇。作为传统文化的天皇信仰,在日本发展的历史中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畸变产生的法西斯军国主义却是它的“负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