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全球风云、评点世界大势,本报专访国防大学教授戴旭———
2014:网络战争兵临“心”上
■ 本报记者 张军胜
老战场残阳如血,新战场如火如荼
记者:您如何评价2014年的国际和军事形势?
戴旭:2014年的国际和军事形势既复杂又简单。从纷乱的现实看过去很复杂,但从世界政治和军事发展规律的角度看则简单清晰,以国家或国家集团为单位的战略博弈仍然是刀光剑影:乌克兰危机和随之而来的俄罗斯危机背后,不时闪现冷战魔影,日本在历史征途旧址边跃跃欲试的夕阳残照,还有美国在中东战场与“伊斯兰国”的死缠烂打,以及香港非法“占中”的“颜色革命”叩关中国,都是明证。一言以蔽之,2014年是世界大国博弈短兵相接的一年。欧亚大陆老战场残阳如血,新战场如火如荼。
记者:美俄今年围绕乌克兰危机进行的直接较量,剑拔弩张。您认为美俄现在的情形是冷战吗?
戴旭:我认为是比冷战热度更高,但比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样的热战温度略低,是一种“温战”状态。俄罗斯战略轰炸机频频逼近美国关岛、逼近日本、逼近欧洲。北约派兵进驻乌克兰。美俄双方军备竞赛暗中较劲。美国率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打压石油价格,操纵卢布贬值,对俄釜底抽薪。哪一点不超越冷战?只是时空变了,冷战也不完全是原来双方互相挥舞核大棒互相咒骂的样子了。
而且,在中国、俄罗斯、中东伊斯兰国家周边,都发生了意义非常深远、形式不同以往的战略性对抗。
记者:俄罗斯周边是乌克兰危机,乌克兰爆发内战,俄乌对峙,俄与北约对峙,中东爆发了美国等“新联军”与“伊斯兰国”的战争。对中国而言,又是什么?
戴旭:这很明显,香港的非法“占中”,美国战略东移、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前者是“颜色革命”兵临城下;后者是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迹象明显。军国主义就意味着战争!我们不能等着人家抱着炸弹过来才认为是战争开始。他们在进行精神动员时,我们就要有所戒备。
时代不同了,战争的内涵和外观也不同于以往。我们不能把战争固定地理解为“铁血”,动了钢铁流了血才叫战争。今天是网络时代,大国博弈的主战样式已经转为信息思想战,战略目标是争夺人心。这是一种典型的“非金属战争”。这种战争的基本特点是通过外部渗透,进行内部瓦解、爆破,然后里应外合,放倒对手,庖丁解牛一般,轻松地猎食对方。美国在冷战中肢解华约、肢解苏联、肢解东欧,后来到处点燃“颜色革命”,其战争的基本特点是以“非金属战争”“内部爆破”为主,然后以“金属战争”里应外合。当然,也不是绝对一枪不放。乌克兰危机就流了血。2014年的“非金属战争”,很可能预示了21世纪战争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