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代中国,从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到中日甲午战争晚清政府战败,以及抗日战争、朝鲜战争中继续付出的牺牲,是一个长达百余年的因果链。这一百多年的中国历史,从甲午“心败”、抗战“心胜”、当代“心防”看过来,就是中华民族“凤凰涅槃”走向新生的全过程。
近代中国历史从逻辑上看,是一个长达百余年的因果链: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暴露出国家技术落后和精神懦弱,致使日本生出夺华野心;中日甲午战争晚清政府战败,允许日本驻军中国,又为此后日本大举侵华埋下导火索,而中华民族为此付出的代价远超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民国政府抵抗不力,美国介入、苏联出兵,导致抗战胜利后中国没有在东三省和朝鲜半岛的受降权力,因此,又埋下了此后新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继续付出牺牲的伏笔。
中国就如同参加一场生死拳击赛,连续三次更换选手上场:先是晚清,后是民国,最后是新中国。
最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彼时新中国的军人们,在六十年前中国曾经遭受屈辱的地方,狂飙横扫,一雪前耻,“东亚病夫”的称谓被彻底埋葬,“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时至今日,中国人还“沐浴”在新中国用巨大牺牲打出来的自信和自豪中。
这一百多年的中国历史,从甲午“心败”、抗战“心胜”、当代“心防”看过来,就是中华民族“凤凰涅槃”走向新生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全面演示了中华民族这一世界最古老民族得以存续的原因。
这百余年来的历史故事,是每一个中国人必读必知的教科书。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明了,倘若一个国家没有理想,一个民族没有精神,一群国民没有信仰,纵使拥有再大的体量也不过是一具“僵尸”;倘若一支军队没有灵魂,军人不知道为何而战、为何而死,即便拥有再好的武器装备也是废铁一堆、再多的数量也是奴隶一群。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功勋,就在于以艰苦卓绝的牺牲,唤醒了中华民族勇猛无畏、永不屈服的精神,从而焕发出压倒一切敌人的强大战力与民族信心。
今天,我们没必要费尽心思地创造,更没必要左顾右盼地去寻找。曾经孕育了新中国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其实就是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过去,我们曾依靠它们创造出举世无双的成就,今天和未来,它们仍然是“中国奇迹”的源泉。
可以说,从民族灵魂的重塑、精神的再造,到新型军事、政治、经济体系的创建,我们用这些精神法宝实现了近代中国最大的创举。而从列强铁蹄、虎口下的挣扎,到在“冷战”的夹缝中崛起为世界大国,新中国的战略思维也达到了历史最高值。
毫无疑问,新中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相对于中华文明中的汉唐盛世和今天中国担负的大国责任,中国还应有更高的目标与追求。今天的中国人,只需要注意不要在追逐财富的狂奔中遗失信仰,更不要被国内外别有用心之人在历史虚无主义的蛊惑下丢弃这些无比宝贵的精神法宝,中国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2014年,是甲午战争失败120周年和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中国举行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在一年内,几乎同时去纪念一场败仗和一场胜仗,这或许被一些不了解中国历史的人看作是一个奇观,但只有中国人才明白这两场战争之间的关联与差别。
这是中国在战争的“舞台”上,与同一个对手、在不同时空进行的两场生死决战。第一个回合,日本胜了,代表中国的晚清政府被打倒在地,日本肆意凌辱、劫夺中国,并步步紧逼;第二个回合,看上去已濒临绝境的中国,却骤然如火山爆发一般奋起反击,最终灭掉了日本军国主义征服中华民族、霸占整个中国的狂妄野心。日本放下武器,彻底投降。
第一个回合,中国军队拥有军事装备和军队数量的全面优势,却一败涂地;第二个回合,中国处于绝对的军事劣势,却赢得了胜利。这是为什么?
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的问号里包含着的历史秘密,不仅是解开今日中国诸多现实问题的“钥匙”,也是我们能否真正树立习近平主席倡导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进而坚定实现中国梦信心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