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主题词点击>>正文

未来陆军应是什么样?且看专家分析陆军转型战略

来源:国防参考作者:闫永春责任编辑:康哲2014-11-21 08:26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用上一场战争的经验也不可能打赢下一场战争,这不是因为“战胜不复”,也不是因为“不明白”,而是因为“这世界变化快”,战争形态演变已经加速。固守战争经验只会步步被动,处处挨打,结局只有战败。怎么办?革命导师恩格斯告诫我们:“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们可以没有战争实践,但不能没有战争思维和战争理论。

信息化战场的出现,给作战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它是新战法的“助产士”,催生出一系列新的作战理论和作战行动,另一方面它是传统战法推陈出新的“催化器”,一些传统的作战理论和行动并不会彻底消失。信息化战争既不是传统的“打钢铁”,也不是纯粹的“打硅片”。仅有信息是远远不够的,指望电脑专家点鼠标敲键盘来击溃敌人,这完全脱离实际,只能导致建设一支只会死得更加明白的陆军。马克思提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陆军战略运用应辩证认识几个关系:“瘫痪战”并不否定“歼灭战”,“歼灭战”对陆军仍有指导意义;“软杀伤”没有削弱“硬打击”,“硬打击”仍是陆军作战的基本手段;“全谱优势”不能代替“局部优势”,陆军作战谋求局部优势仍占重要地位;“非接触作战”不是陆军的优长,陆军应创造条件进行“接触作战”;“非线式作战”并非万能,陆军作战应将“非线式”与“线式”有机结合;陆军作战强调“制信息权”,但“制陆权”仍是陆军的根本任务;陆军作战不断趋向“战场透明”,但永远拨不开“战争迷雾”;陆军作战强调“速战速决”,但仍须做好“持久作战”的准备;陆军作战强调“体系对抗”,但仍离不开指挥员的“谋略艺术”。

“胜在战”实则“胜在建”。今天战场上的胜利,是由昨天的军队建设奠基的,同样,要想赢得明天战场上的胜利,就必须抓好今天的军队建设。中国陆军转型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在陆军领域的客观反映,是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和国家安全环境变化的现实需求,是陆军以信息化为主导的现代化建设的动态过程,是陆军多领域多层次的深刻变革,目的就是把机械化、半机械化陆军建设成为信息化陆军,以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为把陆军建成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装备精良、功能齐全,与国家安全形势、军队使命任务、陆军地位作用及信息化战争要求相适应的新型陆军,实现由战区局部范围防御作战向国土全方位机动作战转变,由平面作战向立体作战转变,由近距离接触作战向远距离非接触作战与有利条件下接触作战相结合转变,由遂行单一军种作战任务向遂行多种联合作战任务转变,应从创新作战理论、改革领导指挥体制、优化组织结构、更新武器装备、转变军事训练、培养新型人才等方面入手。

中国军队转型的条件与美军有着很大区别,不仅起点低、技术条件有限,而且作战需求与美军明显不同。因此,中国陆军转型应走自己的路,处理好转型中的各种关系,选择好转型的途径模式。要科学处理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关系,走复合发展之路;科学处理硬件与软件的关系,走有机结合之路;科学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走协调发展之路;科学处理渐进与跨越的关系,走持续发展之路;科学处理学习借鉴与自主创新的关系,走借鉴创新之路;科学处理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关系,走以点带面之路;科学处理应急需要与长远建设的关系,走平衡发展之路;科学处理数量规模与质量效能的关系,走特色精兵之路。陆军转型不是局部的修补或调整,而是在坚持我军根本宗旨、根本制度和优良传统的前提下,在多领域多层次进行的一次深刻改革。转型思路是对转型的总体把握,是对转型途径和方法的概括和应用。科学的转型思路对转型有指导和牵引作用,反之,则会迟滞转型甚至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应确立科学的转型思路: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以正确的需求牵引转型,进行滚动式顶层设计,以新技术为主要支撑,抓好先试点后推广,利用好战略机遇期。

陆地,陆军,陆战,陆权,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由陆制权,“陆”是立足点,“权”是着眼点。无论是“海权”“空权”“天权”,还是“电磁权”“网络权”“信息权”,都离不开“陆权”。“陆权”是生存权,既是其他“权”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其他“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陆权”离不开陆地、陆军和陆战。为此,陆军战略理论要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