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热点透视>>正文

当今世界存在于网络空间五大威胁:恐怖主义居首

来源:中国网作者:谢武责任编辑:卢建霞2014-08-21 09:07

网络战克敌制胜的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网络威慑

网络战争专家几十年来一直争论美国应如何威慑对手,阻止对其网络空间的攻击。2010年,时任国防部副部长比尔•林恩概述当时流行的观点称,由于网络攻击的门槛低且匿名操作,因此冷战时期的威慑模式不适用于网络空间。但该观点过于片面和注重技术性,不同国家在网络空间如何制造冲突和避免冲突的历史清楚地表明,网络威慑不仅理论上可行,实际上也为网络攻击设定了上限。2012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莱昂•帕内塔表达了对突发网络攻击的担心,因其将削弱美国国力或军事力量。尽管网络专家并不赞同帕内塔的言论,但对其暗含的意思一致认同,即美国的网络在战略上易受攻击,且潜在的对手不仅有战略攻击的手段也有攻击的意愿。

国家间在互联网领域的冲突激烈且普遍存在,但网络威慑阻止出现最坏的结果。大国间尚未发起过战略性破坏的网络攻击,不过作为国际主要安全危机策略的一部分,中国、俄罗斯和美国似乎都拟定了攻击计划。除了特大危机外,大国似乎不愿向对手发起重大网络攻击。具备同等能力的双方发起的网络攻击一般低于网络瘫痪和战略摧毁上限。美国和以色列发起的“蠕虫”病毒攻击可能是最接近摧毁阈值上限的,但攻击目标有限,如针对伊朗提炼浓缩铀项目,且并非突袭。

核战争并未终止其他常规、非常规战争,只是设定了交战双方都不愿逾越的上限。美国、苏联及其盟国和代理国在朝鲜半岛、越南及亚洲其他国家、非洲和拉丁美洲仍搅入各种破坏力强且激烈的冲突。同样,造成战略性破坏的网络攻击设定了网络攻击的上限,并不能阻止长久以来低于上限的网络犯罪或非常规冲突的发生。网络超级大国,如美国、中国和俄罗斯虽然开展了非常规网络冲突,但都未超越战略性网络冲突的上限。且近年来,网络间谍和较小国家支持的网络破坏明显增多。

国家间一直不愿利用彼此基础设施的漏洞实施攻击,或许是因为关联性网络威慑的存在。网络超级大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相同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全球标准,因此超越上限的攻击显然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若攻击导致了大规模的网络瘫痪或者战略性破坏,则会激起报复性攻击。全球网络大国的领导人认识到,发动战略性网络攻击与发动造成大规模破坏、人员伤亡或经济受损的武装冲突一样,后果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