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席卷而来,已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创新发展、国家和国防安全战略的重要颠覆性变革力量。
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战争,战场环境瞬息万变、物资与能量资源需求复杂、消耗巨大,使得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与保障面临诸多超越性新挑战,而“大数据”运用则为开启“战争制胜之门”开辟了广阔前景。
“信息数据”与兵家形影相随
战场上各种信息与数据历来为兵家所重视,古时即有“每50里设一驿,信使往来不绝”。蒙古铁骑正是凭借战争信息的有效传递,才建起横跨亚欧的军事帝国;二战期间,日军核心人物山本五十六,在一次巡查途中座机被美军击落,山本殒命,正是得益于美军对信息数据分析破解了日军核心机密;为能够寻找到本·拉登栖身之所,美国不惜一切代价,动用数千名数据分析师,用十年之功对数以亿计的信息数据进行筛选研究,最终嗅到其踪迹并实施“斩首”,难怪有人说“是大数据抓住了本·拉登”。
时代呼唤 “大数据”思维
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无不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大数据”的影响绝不仅限于技术层面上,它更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法。
“大数据”思维并不刻意强调和追求数据信息绝对精确,极大简化了系统流程,全面提高了质量效率。同时“大数据”思维往往可以抛开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和相互关联因素,只注重数据变化结果,而不必过多纠缠于过程和细枝末节。所以外军评析认为,未来战争谁占领“大数据”制高点,谁就将赢得军事主动权。
“大数据”拨开“战争迷雾”
在军事上通过分析发现规律,就能获取高价值作战信息,从而拨开“战争迷雾”,正确做出战略决策。
二战期间,日本人收集了大量关于美军及珍珠港的信息,然后用兵棋推演模拟战争实施过程,通过数据分析改进作战方案,为成功偷袭珍珠港做足了准备。前不久,在美、俄达成有关叙利亚化武换和平协议之时,美情报机构详细列出叙数十项化武生产与储藏地点清单,大都是基于美卫星数据和现代情报手段解析。
信息化战争,战线长、速度快、物资消耗巨大,联合作战保障无疑更加依赖军民融合战略数据资源。据悉,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地面作战部队单兵日作战物资消耗达200公斤,战时美军保障部队一个月的物资运输量,就超过朝鲜战争时期一年的运输量。这其中,军民融合型战略数据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数据”使战场“单向透明”
“大数据”时代实施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更注重强调“实时动态决策”和网聚网控能力,乃至使战场变得更趋“单向透明”。
海湾战争中,美军因没有确立精确保障理念,在大规模空袭后为准备展开地面进攻而在中东储备了大量战备物资,直至战争结束还有8000多个集装箱没有打开,使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物资不得不重新运回国内,造成了巨大浪费。而今,以信息化战争需求为牵引,“大数据”携云计算、物联网、智能传感等先进技术席卷而来,不仅使战场旧貌变新颜,而且使“单向透明”战场实施联合作战精确保障成为现实,并凸显出未来战争制胜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