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中的刀刃
——“甲午战争文化沉思录”系列文章之五
有人把军人战斗精神比作刀之利刃,是因为它对于打赢战争极端重要,更因为这是一支军队长期积淀的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今天我们从甲午战争回眸清军的战斗精神,既可看到我们民族精神中所固有的铁血之气,也有发人深省的民族创伤。这些都像一面镜子,给我们以深刻启示。
——编 者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最终以清朝的失败而告终。今天,当我们透过历史的长镜头,穿越120年前的战争硝烟,清军战斗精神的景观仍令我们掩卷深思。
部分官兵表现出较强的战斗精神,但总体表现低落
甲午战争中,包括邓世昌等在内的部分清军将士为了抵抗侵略,浴血奋战、为国捐躯,表现出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他们代表了民族的脊梁和希望。
平壤之战前,清军将领左宝贵就立志:“若辈惜死,可自去,此城为吾冢矣!”战斗中,他亲自登城指挥作战,虽身负重伤,仍在高呼杀敌,终因伤重而牺牲。丰岛海战中,因日军不宣而战,“高升”号运兵船行至丰岛海面时被日舰拦住,面对日军要求投降的胁迫,“高升”号上的清军将士严词拒绝,大义凛然地表示“宁愿死,绝不服从侵略者的命令”。当日军灭绝人性地向“高升”号发射炮弹时,船上清军将士用仅有的武器对日军进行还击,最终因武器的差距和寡不敌众,船上数百清军战死。
与此相反,我们也看到不少消极避战、撒腿逃跑的情况,军人的地位和尊严荡然无存。直隶提督叶志超被派入朝后,在成欢之战中即逃到平壤,因谎报军情被升为诸军统帅。在日军即将进攻平壤时,叶竟吓得“饮食难进”“头眩心跳”,平壤战斗中叶还是采取逃跑方针,一路狂逃250多公里,直至逃过鸭绿江进入中国境内。北洋海军中“济远”号管带方伯谦在丰岛海战中匆忙退出战斗,致“高升”号运兵船独自面对武装的日舰,最终沉没。在黄海海战中,方伯谦又一次故伎重演,在双方激战中匆忙逃窜,而且在逃窜中还撞伤清军舰船。
应该说,从丰岛海战开始到《马关条约》签订,清军在整场战争中战斗精神表现总体较差,几乎每一场战斗都有临阵脱逃的将领,一些战斗中竟然出现大部分清军逃逸,少数清军拼死抵抗的场面。日军进攻旅顺时,当时驻守清军有1万余人,却不战自乱,将领们六神无主,一个个只想逃命,旅顺船坞工程总办龚照玙提前携带家眷细软逃往烟台,手下官兵先后效仿,纷纷逃跑,甚至有乱兵开始抢劫仓库、工厂、店铺等。不久,日军占领旅顺,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
缺乏战斗精神的消极防御,最终是武器装备还没有发挥作用就拱手让人
甲午战争前后,慈禧太后作为清军幕后的最高当权者只忙于庆祝她的60大寿,生怕战争的爆发与扩大会影响她的庆寿大典,只希望战争能早日结束。身为清军作战的直接指挥者,李鸿章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长期以来一直推行“避战保船”的方针。
上层的表现使清军在战争一开始就被导入了委曲求全、怕战保和的窘境之中。在此影响下,清军大部分将领都没有去仔细思考如何反抗侵略、如何去赢得战争的胜利,甚至有的将领想到的只是如何保全乌纱和自己的财产,于是一个又一个逃跑将领就应运而生。
在甲午战争前,威海、旅顺、大连等军事要地的防御工事修建得十分坚固。但是,在战争爆发以后,这些本来应该发挥强有力作用的军事设施、武器等,实际上远远没有发挥其效能就被敌占据或摧毁。当日军围攻金州时,大连守将赵怀业忙于督促兵勇搬运行李物什,准备逃跑,拒不支援金州,致金州最后孤立无援而失陷,而赵听到金州失陷的消息,竟一炮未放就逃往旅顺,防御工事完善的大连就这样拱手送给日军。当日军进犯旅顺时,除徐邦道孤军奋战外,包括龚照玙在内的清军将领却早已逃之夭夭,日军又占领了固若金汤的旅顺。
是好钢必须经过淬火,是军人必须历经磨炼
军人要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勇敢地冲锋和面对,要有舍我其谁的勇气。甲午战争中清军消极避战,大量出现怕战甚至逃跑的情况,直接导致战争的失败。我们应牢记军人是为了战争而存在的,能打仗、打胜仗是对军人的基本要求。军人的职责就是要爱军习武,精武强能,时刻用战斗力标准来衡量自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需要人民军队来保驾护航,威武之师需要威武,革命军人需要血性。
心中有团火,什么也不怕。一支军队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必定勇往无前,虽牺牲而不惜;一支军队没有理想信念,必定一盘散沙,一击即溃。甲午战争中清军战斗精神低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信念支撑,不知道自己为何为战、为谁而战。而我军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知道为何为战,为谁而战,理想信念坚定,故能在艰难困苦当中克敌制胜。
(作者系海军潜艇学院副教授,代表作有《郑和文化与中国海权》等。)
《解放军报》(2014年04月08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