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随父母转战东北的日子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荆南飞责任编辑:王俊
2018-09-11 18:07

临危受命担重任

1945年底到达张家口解放区,父亲被留下任热东(今朝阳)军分区组织科长。当时热东分区刚刚组建,混进了一些伪警察、兵痞和土匪,需要审查、甄别和清理;热东地处进出东北的咽喉,是势在必夺的战略要地,国民党军发起了全面进攻围剿,企图消灭我军。

军分区一面组织部队灵活反击,一面对内审查清理,并避其锋芒,组织地委直属机关、军分区机关非作战人员、家属、伤病员向后方冀东遵化一带转移。父亲担负审查清理任务,母亲(任热东分区政治部机关指导员)带领政治部转移人员后撤。后撤队伍走了两天,暴露出一大堆问题:单位多而杂,互不隶属,领导不统一,宿营点上打乱仗;后勤保障厚薄不均、有多有少;人员思想不稳定,还有部分刚刚入伍的十五、六岁女兵,有畏敌情绪;更为严重的是,军分区领导获悉土匪武装企图配合国民党的正面进攻,对我后撤人员围而歼之。面对这些问题,地委王国权书记和军分区丁盛司令员当机立断,决定后撤队伍组建“干部大队”,任命地委赵秘书长任大队长,刚刚出色完成清查任务的父亲任政委。

父亲临危受命,同大队长马不停蹄追上了后撤队伍。此时土匪已经对后撤队伍形成了包围,父亲顾不上休息,迅速带领后撤队伍连夜跳出了包围圈,土匪扑了个空,我又躲过了一劫。到了安全地点后,父亲向后撤队伍宣读了军分区的任职命令,由大队统一指挥转移,完善组织机制,确定转移路线,强化组织纪律,合理分配物资,加强安全警戒,稳定军心,彻底改变了混乱局面,保证了转移队伍全部安全到达遵化县。我们在这里驻扎了三个多月,父亲组织大家搞生产自救,妥善地解决了生活问题,得到地委领导和分区首长的赞赏。1946年4月,父亲就被调回前方任新组建的“解放团”政委,不久改任8纵24师72团政委。

多年以后,杜平伯伯(曾任东北野战军组织部长,建国后任南京军区政委)还对我说,“你爸爸原来是共青团的干部,在东北热东转移的时候,我发现他有魄力、会带兵,就让他当团政委。”

为革命痛失爱女

我本来还有一个妹妹,但由于战争使得我们天人相隔,这也成了父母一生的遗憾。

1947年夏季攻势后,东北战场的态势发生了根本改变,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7、8月份,父亲率部从辽西向新开岭转移,参加秋季攻势,造成打大仗、打大城市,解放东北的战略态势。这时母亲要生妹妹,不能跟随部队转移。母亲时任24师供给部卫生处协理员,师里派卫生处童子英阿姨留下来照顾,并留下一名警卫员。战时的农村条件,没有医院、没有医生,童阿姨只好找来有经验的“接生婆”来接生。好在是顺产,总算母女平安。妹妹出生后的第三天,母亲就带着我和刚出生的妹妹追赶部队去了。当时警卫员和童阿姨用担架抬着母亲,在过一个小河沟时因为路滑,妹妹掉进了水里。妹妹出生时就没有经过必要的护理,又掉到水里呛了一下,老是吐,我当时不到三岁,部队战事又紧,两个孩子实在没法带,追上部队后,父母反复商量,最后忍痛决定把妹妹先寄养在老乡家里,等胜利了再接回来,没想到这一别竟成永别。

辽沈战役结束后,部队有了稳定的后方,母亲准备把妹妹接回来,还做好了新衣服。父亲多方打听找到了收养妹妹的老乡家,但得知妹妹半年前就得病死了。母亲知道后非常悲痛,父亲安慰母亲说:“闹革命很多家庭都有这种情况,为了辽沈战役的胜利,我们贡献一个女儿也值了。” 后来,父亲所在部队改编为第四野战军45军135师405团,入关先后参加了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剿匪等解放全中国的战役战斗。任405团政委期间,率部痛斩国民党王牌“钢七军”,所在团被授予“猛虎扑羊群”荣誉锦旗,“猛虎团”称号享誉全军。

多年来,父母坚定不移的崇高理想,不计得失的大局观念,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拼搏奋斗的革命精神,始终激励、鞭策着我,不断前行,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父母不屈不挠的精神,总能激起我直面人生、奋起拼搏的勇气。因此,我将这视为父母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希望能将父母的精神代代相传,成为子孙后代做人的指引和风范。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