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军》一出版发行,即在当时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被誉为中国的《人权宣言》,短时间内即出版29次,发行上100万册.为清末革命书刊中销售最多之书。它宣传革命思想,教育国民,鼓舞民众的革命热情,“虽顽懦之夫,目睹其事,耳闻其语,则罔不面赤耳热,心跳肺张,作拔剑砍地奋身人海之状。呜呼!此为今日国民教育之一教科书也”,从而大大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清廷与控制上海租界的帝国主义相勾结,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苏报案”。章炳麟、邹容先后入狱,并分别被判监禁3年和2年。1905年4月3日,邹容死于狱中。时年20岁。
邹容死后,人们纷纷悼念他,其所著的《革命军》更是不胫而走。1903年,孙中山亲自携带《革命军》至檀香山进行宣传,与保皇派展开辩论。1904年,孙中山赴美国旧金山,在那里刊印《革命军》万余册。1906年,孙中山又多次写信要求南洋华侨加快翻印《革命军》,以作宣传鼓动革命之用。
中华民国成立后,吴玉章等川籍革命党人于1912年2月22日在南京举行四川烈士追悼会,孙中山亲临哀悼。之后,孙中山又批准黄复生等呈请,认为邹容“当国民醉生梦死之时,独能著书立说,激发人心”,下令“照陆军大将军阵亡例赐恤”。重庆蜀军政府把邹容列为四川死难烈士第一名加以表彰。1924年,章炳麟作《赠大将军邹君墓表》,由于右任书写刻石于墓地。1943年,重庆市将原夫子池洪家院子至苍坪街原邹家祠堂一段街道命名为邹容路。1946年5月,国民政府在重庆南区公园修建了邹容烈士纪念碑。邹容在重庆的友人还筹集资金,在杨家坪创办了邹容中学,以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