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一腔热血在燃烧:军事科学院张晓鹏的战"疫"片段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孙伟帅 马嘉隆 邵龙飞 庄颖娜责任编辑:张思远
2020-08-19 08:57

江城,一腔热血在燃烧

记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某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晓鹏战“疫”片段

中国军网记者 孙伟帅 马嘉隆 解放军报记者 邵龙飞 特约记者 庄颖娜

“问英雄谁是英雄?武汉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再见,武汉!”

这是张晓鹏微信朋友圈里最新的一条状态,时间是2020年4月16日。

那一天,作为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之一的张晓鹏,在离别的大巴车发动那一刻,用这条朋友圈告别武汉——这片他与战友们战斗了81天的“阻击阵地”。

张晓鹏近照。邵龙飞摄

张晓鹏说自己并不是个感性的人,可在武汉战斗的81天,他仿佛“无时无刻不在被一种情绪感染着”。对于一名军队科研工作者来说,在武汉与新冠病毒的零距离搏斗,就是他们作为“一名战士真刀真枪上战场”的时候。

也是在这81天中,习惯于寂寞、不长于言辞的张晓鹏真切地感受到热血在燃烧。

那种炙热的感觉是一份责任——军装在身,就要冲在战斗最前线;是一种力量——再难再险,也有最坚实的臂膀支撑前行;是一片情怀——心里装着祖国和人民,义无反顾地冲锋就是一种本能!

在武汉抗疫一线,张晓鹏(左)和曹诚研究员身着正压防护服进入“红区”。张振威摄

从沉默寂寥的寒冬,到万物勃发的初夏,81天,成为张晓鹏军旅岁月乃至整个人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时光。武汉,也已成为张晓鹏人生坐标中的重要一点。张晓鹏说,当时光的流水已越过那段惊险的悬崖,回头望去,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永远也不会忘记。

一声令下,连夜回京——“逆行”不是选择,而是使命

窗外,零星的爆竹声偶尔会打破夜的宁静。

这是张晓鹏过往人生中经历的最不安的农历新年。回头看看日历——2020年1月25日,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就在新年来临前夕,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关闭机场、火车站等离汉通道。

武汉封城了。

终于,张晓鹏手里握着的电话响了——

“我们要去武汉支援,能不能赶回来?”

“马上赶回来!”

电话那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张晓鹏是陈薇的学生,自打2001年毕业分配到原军事医学科学院就一直跟着陈薇。多年的相处,让张晓鹏对陈薇的语气极为敏感。他“听得出老师看似平静的语气里,其实已经焦急万分”。

挂断电话,张晓鹏才意识到,刚刚自己下意识的回答将结束他的春节假期。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他与家人共度春节的计划。但那时候的他不会想到,改变的,远不止这些。

在实验室做实验的张晓鹏。邵龙飞摄

“我就说,你怎么还不走。”张晓鹏的父亲张传启故作轻松地打趣道。

母亲和妻子已经在默默收拾行李,96岁高龄的姥姥也被惊醒,坐在床边,欲言又止。张晓鹏突然觉得愧疚。多年没有回老家过春节,这次他们一家三口刚刚在河南老家住了不到30个小时就要离开,张晓鹏心里不是滋味。他知道父亲半开玩笑的语气里藏着不舍,但也透着坚决。他知道姥姥的欲言又止里藏着失落,也包裹着疼惜。

张晓鹏的父亲也曾是一名军人。当年驾驶战机翱翔于祖国蓝天的场景,至今仍是他记忆深处最珍贵的画面。父亲知道,同样是保家卫国,战场有不同,使命却一样重如泰山。如今,到了儿子上“战场”的时刻。

凌晨两点半,张晓鹏的车驶出河南商丘。那是张晓鹏印象里最空旷寂寥的夜晚。高速公路上,车辆寥寥无几。身旁的爱人时不时叮嘱他“慢一点”,后座上的女儿已经披着毯子安然入睡。

2002年是张晓鹏分配到原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第二年,非典疫情开始在我国肆虐。张晓鹏的导师陈薇带头进入生物安全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更久。在他的记忆中,导师陈薇总是风风火火,为了尽快研制出有效药物,陈薇每次进实验室前总是少吃少喝,甚至还穿上了成人纸尿裤。这样的事,对刚毕业不久的张晓鹏来说无疑是震撼的。也是从那时起,张晓鹏抱定了跟着陈薇与病毒对抗的决心。

那一次抗击非典疫情,陈薇团队在国内外首先证实他们所研究的干扰素能有效抑制SARS病毒的复制,14000名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

那时,张晓鹏也曾和导师一样不眠不休。

10分钟、20分钟、30分钟……7200分钟!张晓鹏和战友们在实验室里一直守着设备,观察细胞生长状况,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系统运行参数。直到墙上的时钟跑完了整整120圈,张晓鹏和战友们才意识到自己快一周没有踏出实验室的门。

有人说,战场容不得失败。对于当时的陈薇团队来说,情况便是如此。

为了防控非典疫情,上级给陈薇团队下达了“重组人干扰素ω”的需求任务,然而,最初的产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量。更严峻的是,当时团队没有大规模发酵的经验。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细微到极致的观测,分毫不差的调整,张晓鹏和战友们终于配合导师陈薇成功打通了干扰素的大规模发酵工艺,满足了“重组人干扰素ω”生产需求。

这一“硬仗”成为张晓鹏军旅青春的闪光注脚。

工作中的张晓鹏。邵龙飞摄

电台里的一首老歌把张晓鹏的思绪拉了回来。妻子又拧开了一瓶咖啡递给他,他喝了一口,咖啡的苦涩与香醇在口腔蔓延。他在暗暗思忖着即将到来的这次抗疫战斗会是怎样的场景,电视新闻中武汉空旷的街道又一次在他的脑海中闪现。

当太阳高高悬在天空,张晓鹏的车驶入了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的大门。一下车,北京寒冷的空气顺着衣服缝隙钻进身体,他不由地打了个寒颤,然后快速向实验室走去。

眼前的景象让张晓鹏本已疲惫的神经瞬间紧绷起来——以往春节冷清的办公楼此时不停有人进进出出,成箱的设备、试剂已经打包完成,送他们奔赴机场的大巴车也等在不远处。

看了看手表,12点。“集结号”已经吹响,再过几个小时,张晓鹏将和战友们共赴“战场”。他知道,又该是他们忘我战斗的时候了。无论平时如何沉寂,甚至很多人会忽略他们的存在,但张晓鹏和战友们从未忘记:军装在身,就责无旁贷。

“逆行”不是选择,而是使命。

快点,再快点——竭尽所能把科研力转换为战斗力

有人曾说,一个真正的战士,他对困难的回答是战斗,对战斗的回答是胜利,对胜利的回答是谦逊。

冷冷清清的武汉让张晓鹏不由地感慨。十几年前,张晓鹏曾到过武汉,耿直豪爽的武汉人、充满烟火气的过早摊铺、长江上络绎不绝的船只……如今,这个被按下“暂停键”的城市正在默默地以一种蛰伏的姿态等待重新开启。

张晓鹏和战友们正是为此而来。

在军事医学专家组刚抵达武汉时,整个武汉市的病毒核酸检测需求非常大,迫切需要提升日检测量。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救人!在专家组组长陈薇的指挥下,短短24小时内,一座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在位于半山腰上的中部战区总医院药剂楼旁迅速搭建起来。从那天起,大量的待检样本会不定时地被送到这里。

姜涛、张晓鹏、黎浩、迟象阳、张梦瑶、董韵竹、黄勇、李浩、张章、杨益隆,10个人,两个组,就这样开启了不间断的检测工作。

身着正压防护服的张晓鹏准备进入“红区”采样。张振威摄

核酸检测,是专家组科研攻关中最基础、最简单的一项操作。这对于张晓鹏和战友们这些高学历的研究人员来说,似乎有些“大材小用”。然而,张晓鹏却不这么认为,“无论博士、硕士,你首先是一名战士。既然上了战场,指挥员下达了任务就要坚决落实,哪怕是搬一箱弹药”。

担任其中一个检测组组长的张晓鹏,常常会忘记时间的流逝。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从咽拭子样品接收到得到核酸检测结果,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为了尽早让医院获知结果迅速救治患者,张晓鹏和战友们第一时间搭建了全自动核酸提取平台,利用军事医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试剂盒,将近百份的样本从处理到检测完成的时间压缩到4个小时,实现了一次性一小时内完成90余份样本核酸提取,单日标本检测能力最高达到1000份以上。

在疫情初期,无论是检测速度,还是任务比重,张晓鹏和战友们交出的答卷在武汉市都是名列前茅的。

在对病毒进行核酸检测的过程中,军事医学专家组发现影响检测灵敏度的因素很多——首先,患者体内排出病毒有一定的“窗口期”;窗口期外,咽拭子检测到病毒核酸的几率会下降。另外,采集样本的手法和试剂盒的操作使用都可能直接影响检测的准确度。

如何才能有效检测新冠病毒感染?专家组组长陈薇院士把解决这一问题的任务交给了张晓鹏。2月中上旬,张晓鹏和战友们开始搭建基于化学发光法的全自动抗体检测平台。

那是张晓鹏记忆中最紧张忙碌的时刻——

凌晨,完成每天例行的核酸检测任务,脱下防护服,穿上白大褂,从一个帐篷实验室钻进另一间“实验室”——一个他存放物资的仓库里的角落。没有实验边台,普通桌子承重不够,张晓鹏就跪在泡沫板上,几乎用一种趴着的姿态调试仪器设备。

“比这更艰苦的条件我也经历过,”张晓鹏笑着说,“但当时压力最大的是一直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张晓鹏的实验“好像是搭了一个小作坊”。正常情况下,60个样品的检测周期只需要大概2个小时。而在初到武汉时,经常一折腾就是4、5个小时,往往还没有结果。即便如此,张晓鹏也不舍得喊战友来帮忙:“大家任务都很重,每个人都很辛苦。”

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这一平台可以同时检测新冠病毒N和S蛋白的IgM和IgG四种抗体。建成后,军事医学专家组借助这一平台,先后帮助火神山医院、泰康同济医院、湖北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等多家医院进行了血液样本筛查,有效提高了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诊断的精准度。

新冠肺炎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混合感染,是临床诊断和治疗面临的另一大挑战。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掩盖了以往许多冬春之际多发的流行病,比如流感、腺病毒感染等。是否存在混合感染?如果存在,如何甄别判断?

为此,在陈薇院士指导下,2月中下旬,张晓鹏和战友们又建立了一个多重病原检测平台,可以同时检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16~22种呼吸道病原体。

曾有两例危重患者,医院运用多种治疗方案,效果都不理想,更加细致的检测成为临床治疗最为迫切的需求。

接到医院需求后,张晓鹏和战友采集了患者的血液、咽拭子、尿液等各种体液标本进行综合检测。检验结果显示,其中一位重症患者是新冠肺炎合并乙型流感,另一位患者的标本中存在肺支原体感染。这些检测指导临床实施了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从“提速”,到“全面升级”,这一进化到“3.0”版本的精准诊断平台,帮武汉一线的临床救治解决了许多关键性问题。而在平台不断优化的背后,是张晓鹏和战友们一个又一个的不眠之夜,凝结着他们不畏艰险敢于迎难而上的决心和信心。

回到北京后,张晓鹏时常回想起在武汉的日子。目睹过日出,见到过星辰,品尝过冷雨,也感受过和风,可这些对于现在的张晓鹏来说更多是一种想象。在武汉,宿舍、实验室几乎两点一线的生活,让他无心多看周围的环境。生长在帐篷实验室旁边的一棵大樟树,却真真切切地记住了张晓鹏低头赶路的身影。

聊起病毒、抗体、疫苗,张晓鹏的眼睛里总是闪着光,语气平淡,却透着沉稳与自信。那些听起来晦涩的专有名词,像是一块块拼图,拼成了张晓鹏在武汉抗疫81天的岁月。

在武汉抗疫一线,陈薇院士查看核酸检测数据,右一为张晓鹏。张振威摄

张晓鹏的日常工作,让他早已习惯了寂寞,也习惯了用很长很长的时间去等待一个未知的结果。在武汉的81天,则让张晓鹏“感受了一种全新的‘人生’”。迅速地检测、迅速地反馈,当一个个检验结果摆在眼前,张晓鹏知道,这些冰冷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颗颗火热跳动的心。

“检测和科研都不能放下,只能挤时间。”不过,张晓鹏认为,这只是尽到了一名军队科研人员的本分。和广大医护人员一样,大家在为疫情防控竭尽所能。而那一次在金银潭医院的经历,让张晓鹏更加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和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金银潭医院,武汉市第一家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也是湖北省与武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是当时武汉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之一。

抵达武汉的第四天,张晓鹏接到了一项新任务——在开展核酸检测的同时,随军事医学专家组曹诚研究员一起赴金银潭医院进行全方位气溶胶采样。

从机关工作区到物资仓储区,从垃圾处理区到检验科,甚至是收治危重病人的ICU病房,处处留下了两人的身影。由于任务紧急且初期物资紧张,用于脚部防护的塑胶鞋套太小,张晓鹏不得不冒着锐器划破的风险,赤脚穿戴两层,小心翼翼地穿行于医疗垃圾处理区的沙砾和污水地面上。

“那时候真的体会到什么叫如履薄冰。”张晓鹏笑着说。最终,张晓鹏和战友克服重重困难,成功获得了第一手气溶胶检测数据,综合评估了医院内部的感染风险,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了科学的风险预警。

在武汉抗疫一线,张晓鹏进行水质取样。

最让张晓鹏难忘的是在ICU病房采样时,恰逢医护人员正在对一名危重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手术。在近距离实时采集到空气样本的同时,张晓鹏也亲眼目睹了地方医护人员为拯救患者生命而不顾自身安危的一次次“冲锋”。

厚重的防护服下,张晓鹏感觉到心脏被狠狠地拧在一起。透过满是雾气的护目镜,张晓鹏的眼眶红了。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面对生命与病毒的殊死抗争。

那一刻,张晓鹏的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我们的科研攻关要快点,再快点!”

回去的路上,所有人的情绪都很沉重,也愈发理解了陈薇院士时常和他们说的那句话:“在一线,我们最迫切的任务是要把科研力转化为战斗力。就是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武汉人民抗疫多做贡献。”

迎来春夏,告别武汉——新的征程刚刚开始

4月,武汉的小雨打落了片片樱花。沉寂已久的武汉终于渐渐“苏醒”。在离别江城的前一天,张晓鹏和战友们也终于有机会走出帐篷实验室、走到武汉的长江边上,好好地看看这座城市。

在张晓鹏的手机里,储存着他在武汉81天的热血记忆。即使有的照片拍得很模糊,有的照片还是某一段小视频的截图,张晓鹏都舍不得删掉。对他来说,这是一次无比珍贵的经历。只要看到那些照片,81天里的点点滴滴都会涌上心头。

在武汉的最后十几天里,其实也是张晓鹏难得能够放松一点的时候。这个曾经总觉得“搞科研就一刻不能停止”的“钢铁直男”,终于在连续赶路后放下脚步欣赏沿途的风光。

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张晓鹏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他甚至还记得19年前与导师陈薇第一次“神奇的见面”。

在武汉抗疫一线,陈薇院士与张晓鹏。邵龙飞摄

2001年,从原第一军医大学毕业的张晓鹏被分配到了原军事医学科学院。来到研究所后,政治部领导找张晓鹏谈心,了解岗位具体分配意向。等候期间,恰巧碰见了来机关办事的陈薇。

“刚毕业?”“学什么的?”“愿不愿意到我这里来?”

三个连珠炮的问题让年轻的张晓鹏有点“懵”。紧接着,张晓鹏调整情绪,答应了陈薇。就这样,张晓鹏成了陈薇团队里的一员,后来又成为陈薇院士带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成为院士团队众多学生中的“大师兄”。

像是默契一般,这么多年来,陈薇和张晓鹏谁都没再谈起过第一次见面时,为什么一个当即拍板要了刚毕业的毛头小子,为什么一个只见第一面就同意了跟着她学习。

“大概是缘分吧!”19年后,张晓鹏依旧没有问陈薇,只是用一个以往不太会从他口中说出的词——缘分,来形容他与导师的情分。

这些年来,陈薇院士相继攻克了诸多生物安全领域的重难点问题,而当年她在“路边捡来”的张晓鹏,也成为她身边重要的助手。师徒之间经常会探讨各种学术问题,有时候甚至还会因为意见不一致而争吵,但彼此之间的感情和默契始终很深。

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陈薇院士科研团队中的一员,张晓鹏先后参与了抗击非典、埃博拉防控等重要任务,而陈薇的一言一行也在时时刻刻影响着张晓鹏,科研上一丝不苟,教学上严于律己,更重要的是,师徒二人都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武汉抗疫一线,正在实验室做实验的张晓鹏(左)和张章。张振威摄

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文职人员张章在武汉时一直与张晓鹏搭班工作。在他的心中,张晓鹏是他的师兄,也是他值得学习的人。

“他是个特别认真的人,尤其是极度重视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哪怕开始看上去与实验目的无关。”张章这样形容张晓鹏的认真,而张晓鹏的回答是:“实验结果非常宝贵,要从中得到尽可能多的信息,唯有认真再认真。”

“师兄的‘认真’是方方面面的。”张章指着一张照片说。照片里,几十箱打包好的物资整整齐齐地叠放在一起,拍摄时间是张晓鹏和战友们从武汉撤出的前夜。

在过去的5天里,张晓鹏带着张章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张章说现在的自己“都快被师兄带出了‘强迫症’”。

“几十台大型设备,上百项物资种类,师兄收拾得整整齐齐、妥妥当当。我当时还跟他开玩笑,这么细心的男人我还是头回碰见。”

离开武汉前,张晓鹏在帐篷式移动实验室前留影。张振威摄

离开武汉时发的那条朋友圈状态里,张晓鹏配了4张照片。照片里是武汉靓丽的夜景,是他们离开时一名武汉交警向他们敬礼致敬。看着照片里的流光溢彩,张晓鹏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座城市的重启,有我的一份贡献。能够参与,与有荣焉。”

张章记得,在快离开武汉的那几天,张晓鹏总说:“等这次任务结束了,我们要更重视相关能力建设,下次应急出动时,一定要做得更快更好。”

对于张晓鹏来说,81天战“疫”是结束,也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

科研工作是枯燥的、寂寞的。一项关键成果的取得,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疫情开始前,张晓鹏和战友一直在做一个科研项目,而这个项目他们已经做了17年。

“搞科研,就要能坐得住‘冷板凳’。”张晓鹏坚定地说。

回到北京,在那座简朴的研究所里,张晓鹏和战友们早已开启了新一轮“战斗”:病毒感染宿主的途径到底是什么?技术平台如何加强模块化程度?同时他们也将目光投向了未来,如果再发生类似的疫情,有没有更高效的技术手段……

疫情一日不除,战斗一刻不息。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