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调动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相长、双向发力中增强主题教育实效?请看来自空降兵某旅的实践探索——
“选听课堂”诞生记
■解放军报记者 张磊峰 特约记者 蒋 龙
“什么?主题教育课还能去别的连队上?”4月下旬,记者在空降兵某旅炮兵营得知了这样一件新鲜事。
教育日当天,指挥连中士姜南在听完教导员余海龙为全营讲授的主题教育大课后,兴冲冲地到隔壁榴弹炮连听下一堂教育课:“这是营里创新开展的‘选听课堂’,想听谁的课我们自己根据需要选。”
如此令人脑洞大开的“选听课堂”从何而来?这还得从前不久的一次营政治教育恳谈会说起。
当时正值大项演训任务连续展开,官兵处于“连轴转”的忙碌状态。指导员们普遍反映,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练兵备战上,由于备课精力有限,导致备课标准下降、教育针对性不强、官兵满意度不高等问题。
搞不好教育是任务冲击、精力不济造成的吗?革命战争年代,我军一边忙打仗、一边抓教育,相得益彰两不耽误。余海龙感到,问题的关键还是一些政治工作干部在教育中习惯于“大包大揽”“唱独角戏”“满堂灌”,讲的人累、听的人乏味,影响了教育效果。
既然电影票房的高低能反映观众对影片的认可程度,并能反向促使影片制作团队精益求精,那么政治教育课质量的高低,何不交给听课官兵来评判,进而促使教育效果提升呢?心思活络的余海龙从“电影票房”现象中受到启发,在今年展开“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时,他结合连队分布相对集中的实际,探索推出“选听课堂”这一特色教育方式。
何为“选听课堂”?余海龙拿出一份教育方案向记者介绍,每月初各连指导员分别准备一堂精品课,公示题目和内容简介,全营官兵可从中选报想听的课,教育日当天依据选报情况,安排官兵进入不同课堂参加教育。每次授课完毕后,营里及时收集官兵的意见建议,评选出精品课并加以推广。此外,他们还对官兵满意度较低的课进行“回炉重塑”,在循环互动中不断提高授课质量、增强教育实效。
官兵有较为充分的自主选课权,会不会因此造成教育覆盖不均衡和教育内容难落实?
面对记者的疑问,该旅政治工作部领导介绍,在筹划部署今年的主题教育时,他们坚持统分结合的方式,统一内容不统一时间、统一标准不统一形式,机关明确基层每月完成哪些规定动作,但具体时间由基层党组织灵活安排。在此基础上,他们在规划中还留出时间段鼓励各单位制订个性化自选动作,从而有效激发基层自主抓教的活力,确保主题教育走深落实。
“上级鼓励我们解放思想并给予制度保证,增添了我们大胆创新的底气勇气。”余海龙兴奋地补充道,营里区分以形势战备教育、职能使命教育为主的“必选课”和以基础教育和经常性思想教育为主的“自选课”,让官兵既能系统地吸收精神养料,又能主动“加餐补钙”。同时,他们专门成立由全营政治工作干部和思想骨干组成的课题小组,负责审核把关授课人的选题和教案,在正式上课前组织试讲,帮授课者改进不足、增添信心。
指挥连指导员胡申至今对试行教育新模式后讲的第一课——《从抗疫一线看军队样子》的备课经历记忆犹新。
为了讲好这堂课,胡申认真学习上级下发的《抗疫启示录》,在教案中穿插了许多感人故事。试讲时,有人提出建议:“故事虽引人入胜,但要把其中蕴含的精神用通俗的语言讲透,还需要再下功夫。”
胡申记在心上并用心改进,他从网上搜集一些“脱口秀”节目,学习借鉴其中吸引人的环节设置和表达方式。正式授课时,他尽量运用年轻官兵喜欢的话语风格阐述道理。在台上台下的互动中,他从官兵愈发专注的眼神里获得了教育成就感。
“反思和改进不能止步。”采访结束时,余海龙仍意犹未尽,“我们还要鼓励更多的官兵走上讲台,不断完善制度机制,让教育‘供给侧’精准对接‘需求端’,使教育在良性互动和创新发展中不断滋润官兵心田。”
采访手记
期盼更多的“叠加动力”
■张磊峰
新体制下,处在“前沿指挥所”重要位置的营一级,在开展主题教育时能承载多大的责任、有多大的发挥空间?
这样的疑问,贯穿了我们的采访全程。在与“85后”教导员余海龙的深夜电话交流中,从他激情澎湃的言谈间,记者心中的答案逐渐清晰。
有主动作为的激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想干”是先决条件。旅里留足了施展空间,那么,营党委就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教育形式,切实纠正和克服“把时间落实、内容落实当作效果落实”的形式主义,努力让“固定动作”有新意、“自选动作”有亮点、“首创动作”有特色,不断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有检视问题的自觉。解决问题是主题教育的应有之义,作为基层带兵人,同样应带着问题意识审视教育的每一个环节。理论学习上,有没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调查研究上,是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教育实施上,会不会出现“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多发现问题、多找找差距,就会看到还有许多“成长空间”。
组织行为学中有一个“动车组理论”,即一个组织的高效运行,离不开“火车头”的牵引,同时也需要激发每个层级、每个单元甚至每个人的内在动力,实现动力叠加。推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我们需要更多的“叠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