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掉队”——社会保障兜住贫困群众脱贫基本生活底线

来源:新华社作者:王优玲、孙少龙、谢樱等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0-04-30 21:28

每一个贫困人口都不能在小康路上掉队。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做好低保工作,实施多种形式的救助,兜牢民生底线。

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新华社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对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各地不断实施社会保障兜底、医疗帮扶救助,兜住贫困群众脱贫基本生活底线。

“输血”特困人群 保障基本生活

四月的湖南,春光犹在。当记者来到村民何继忠家中时,他正拄着拐杖,认真练习走路。

家住湖南省江永县桃川镇大地坪村的何继忠今年48岁,12年前妻子病故,他自己也因患脑溢血而导致半身瘫痪,加上十几岁的一儿一女需要照顾,何继忠的生活一度陷入绝望。

全家人的生活重担落在了何继忠74岁的母亲孔淑兰肩上。“孙儿小,儿子要照顾,生活难,越老越受累啊。”辛劳之余,孔淑兰不免叹息。

令人欣慰的是,一系列社会保障兜底措施让何继忠一家的生活出现了转机。孔淑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一家人每月可以领到低保金、困境儿童补助,每年还有贫困生助学金、临时救助金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救助补贴,基本上可满足一家人生活所需。

在国家精准扶贫款的帮助下,何继忠一家还告别了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土墙屋,搬进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新房,曾经挣扎在生活边缘的一家四口,如今已经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好日子”。

“该享受的政策都享受了,生活有着落了!”谈到未来,何继忠充满信心,现在他每天坚持拄着拐杖练习走路,希望快点好起来,早日做到自食其力,养活家人。

为引导和帮助贫困人口及其他社会成员参加社会保险,助力精准脱贫,我国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给予适当扶持,帮助他们参加社会保险,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185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或特困救助供养,其中有1693万人已顺利脱贫。

实施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减轻贫困人员参保缴费负担、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脱贫攻坚……在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过程中,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必须用社会保障兜底助力精准脱贫。

杜绝因病致贫 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泰来镇同乐村,牛延祥家的窗台上,月季花开正盛。去年他做了第二次直肠癌手术,现在康复得不错,天气好的时候还能做一些村里安排的公益性工作。

“这次住院花了3万多元,报销比例有95%,自己只花了不到2000元。”67岁的牛延祥告诉记者,2013年他患上了直肠癌,当年做了第一次手术,这场大病让家里的生活陷入困境。

老人回忆说,2015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不仅免交了农村合作医疗需要个人承担的260元,还享受到了先看病后付费的政策。

“换成以前,手术得先交3万多元的押金,我是凑不齐那么多钱的。”牛延祥说,“第一次做手术时,报销比例是75%,现在政策好了,有医保兜底,报销比例也提高了,再也不用担心看不起病、吃不起药了。”

泰来县是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4367户、8952人。泰来县扶贫办主任朱清山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都购买了“兜底保险”,贫困人口的合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基础上,超过大病保险起付线3000元后的剩余费用全部由“兜底保险”报销。

让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贫困人口能够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防得住病;确保贫困群众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报销、大病有救助,坚决杜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扶贫工作的一件大事。

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全力打赢医保脱贫攻坚战。国家医疗保障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医保扶贫综合保障政策惠及贫困人口2亿人次,帮助418万因病致贫人口精准脱贫;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99.9%以上。2019年中央财政投入医疗救助补助资金245亿元,安排40亿元补助资金专项用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

应对疫情冲击 加大兜底保障力度

“正在为钱发愁时,我收到了500多元的失业保险和生活救助金,钱虽不多,但困难时对生活帮助很大。”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寨北乡楼底村村民康冬乐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月和3月家里一直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又赶上老人慢性病加重,生活变得很艰难。

康冬乐说,他家有6口人,两个孩子在上小学,父母身体不好,每个月医药费报销后仍要自付500多元。疫情前,他是“全家的希望”,家里收入主要靠他去周边地区做装修,虽然生活不算富裕,但还可以正常维持,没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家里断了生计。

疫情之下,不少群众生产生活像康冬乐一家那样面临困难。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强化对困难群体救助措施,做好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

“石家庄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托底扶贫,帮助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由政府代缴保险费。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群体,代缴社保。”石家庄市人社局政策调研处处长姚宏印说。

除了失业保险,康冬乐还拿到了生活救助金。河北省扶贫办统计信息处处长郭良才说,河北多地正在推行“防贫保险”,由县级财政部门拿出一定资金作为防贫保险金,以占全县人口约10%的“非贫困低收入户”“非持续稳定脱贫户”为重点,为他们购买保险,避免其因病、因灾、因学致贫或返贫。

保民生,兜底线。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对贫困人口、低保人员和失业人员的帮扶保障力度,强调要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困难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及时将未参加失业保险且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农民工等失业人员,纳入低保、救助等范围。对受疫情影响遭遇暂时困难的人员做好临时救助。

(记者王优玲、孙少龙、谢樱、王建、赵鸿宇)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