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永不停步——沿着习近平的足迹看变化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责任编辑:杨凡凡
2019-10-30 11:15

在经济建设领域处处体现着这一轮改革的成果。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刘俏:资本市场现在推出科创板,利用注册制,同时引进市场化退市制度,其实都是把以前这种审批或者说严管这样一种思想,慢慢把它过渡到让市场来决定,这是从一个个案本身反映出在过去的这几年时间里,简政放权、降低税费这样一种思想在向各个领域、各个地方在渗透。

除了经济体制改革,在其他领域改革已按规划同步推开,这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面”二字。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刘世锦: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经济改革我觉得还是适应了新的时代,还有一些新的特点,第一个就是强调经济改革不能单兵突进,是要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样一个框架之内,也就是经济改革和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改革要协调推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 李鹏: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其实就是要扫除在进一步深化经济领域改革、社会领域以及新出现的生态领域、民生领域等等过去旧体制所遗留下来的各种弊端,通过系统的改革,使我们这个改革更有序、更有效,更能针对当下现实的难题。

生态文明攻坚战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生态体制改革也是带着问题导向深度推进。2015年1月,习近平考察云南,专程到大理考察,习近平和乡亲们在院子里拉起家常。

习总书记说:

“我跟省委书记、省长在你们洱海边上留了一张合影,我说我现在看到这个水啊,希望多少年过了以后,再照一张照片,那时候的水比现在更干净、更清澈,如果不干净了,我要找你们。”

近几年来,中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形成了生态文明体制的纲领性架构,顶层设计引导改革打破既有利益格局,环保督查、国家公园等创新举措,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利器。

生态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近几年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过去九龙治水,责权不清,而河长制的建立打破了这一局面。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最严格的生态监管措施也起到了明显的成效,在总书记牵挂的洱海,由云南省省长担任总河长,全面建立州县乡近3000人的常态监管河长制组织体系,2018年洱海全年水质为优。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部教授 张孝德:我觉得其中力度最大的一个制度,就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各级政府的考核制度,可以说这个考核制度我们把它称之为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制度。它的严格性主要表现在哪儿呢?第一个就是说环境责任要终身追究,另外一个它的考核制度是党政同责,这种力度以前是没有的。

与此同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等方方面面都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改革。5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40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10次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400多个重要改革文件,推出近2000个改革方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336项重大改革举措中已出台实施方案的超过95%。对照民众获得感的改革清单,各项便民惠民利民的举措密集出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城乡养老并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从改革中释放出来的能量让人民群众有了巨大的获得感。

2018年10月,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前夕,习近平再次来到深圳。

习总书记说:

“特别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还是要再到广东来,再到深圳来,我们就是在这里向全世界宣示,中国改革开放不停步。”

不久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现在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要把着力点放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来。改革没有完成时,2019年8月,深圳再次被委以历史重任,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意见》指出,支持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有利于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全面深化改革,有效解决了一批结构性矛盾,在很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打通理顺了很多机制上的堵点、难点、痛点,解决了很多民生领域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改革永远在路上。只有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出现的新问题、新困难,同心聚力,真抓实干,让各项改革措施发生“化学反应”,才能进一步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助力新时代的巨轮不断破浪前行。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