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你算是跟对了。最近几天,以甘肃的河西走廊为“课堂”,总书记给人们上了一堂历史“新课”。《时政新闻眼》就从这堂“新课”说起,敲黑板、划重点,为你解答跟着总书记学历史的“上课地点”“观点方法”“学习重点”等一系列问题。
△视频:习近平在甘肃考察
这堂历史“新课”,总书记讲了些什么?
从“敦者大也,煌者盛也”的敦煌,到“城下有泉,其水若酒”的酒泉,从“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的张掖,到大破匈奴、彰显“武功军威”的武威……吟咏河西走廊上这些光辉的名字,便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
8月19日至21日,甘肃之行的前三天,习近平走过甘肃五市,前往九个考察点,其中五个与历史紧密相关。在这个纵横千里的“课堂”上,总书记给我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历史课”。

△习近平总书记甘肃之行的“历史知识点”。
8月19日首站造访敦煌莫高窟,总书记说,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他还提到,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中的九层楼阁,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为保护窟内石胎泥塑的佛像而建。(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这就是九层楼阁内的佛像,高35.5米,是莫高窟现存最大的一身倚坐佛像。工匠先在崖壁上凿刻出佛像的大体轮廓,然后用草泥垒塑,再用麻泥细塑,最后敷彩而成。(敦煌研究院提供)

△这是第61窟,也叫“文殊堂”。洞窟的西壁绘有巨型的五台山图,长13.5米,高3.5米,被认为是莫高窟最大的佛教史迹画。(敦煌研究院提供)
20日,总书记全天四个考察点都与历史紧密相关。上午,在嘉峪关关城,他说,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远眺嘉峪关关城。(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透过窗棂欣赏嘉峪关关城的独特视角。(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随后,他来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他在这里详细了解西路军当年的战斗历史和感人事迹。他说,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阵亡烈士公墓。

△他们是西路军军政委员会成员。

△1937年1月,西路军第五军军长董振堂在高台县城与敌人经过九天八夜的血战后牺牲,时年42岁。2009年9月,董振堂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这是董振堂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当天下午,总书记来到新西兰人路易•艾黎(1897-1987)创办于1942年的山丹培黎学校。总书记首先参观了艾黎故居。他称赞山丹培黎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职业学校。他还谈起艾黎提出的“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办学宗旨,希望传承优良传统。

△山丹培黎学校的校园内,随处可见展示校史的墙绘。这幅主题为“西徙图存”的墙绘展现的是1943-1944年,艾黎带领学生从陕西凤县迁至甘肃山丹县的场景。

△艾黎当年为学生专门设计了校服。(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此后,总书记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山丹马场。山丹马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马场。公元前121年,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在此屯兵牧马。总书记参观了这里的场史馆,了解马场历史沿革和改革发展情况。

△这是山丹马场场史馆。(央视记者舒贝拍摄)

△霍去病征战匈奴收复河西。

△体形匀称,粗壮结实的山丹马。(央视记者章猛拍摄)
结束河西走廊的三天“现场教学”后,22日下午,总书记在兰州做了一次“小结”和“点评”。他说,甘肃是一片红色土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强调,甘肃要运用红色资源,认真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