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记者赶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喀什航天测控站某管控队时,已是深夜。这个测控站,被誉为“中国航天测控第一站”。翌日凌晨4点,值班员田雪帅和刘俊就打开低温接收机,进行开机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记者赶到机房时发现,现场忙碌的人员远远多于值班表上的人数。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航天科技工作者坚守在“中国航天测控第一站”——
唤醒“玉兔”探月宫
■解放军报记者 邹维荣 通讯员 真巴泽仁
2月3日,记者赶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喀什航天测控站某管控队时,已是深夜。
这个测控站,被誉为“中国航天测控第一站”。翌日凌晨4点,值班员田雪帅和刘俊就打开低温接收机,进行开机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记者赶到机房时发现,现场忙碌的人员远远多于值班表上的人数。
“今天是大年三十,有的官兵虽已安排休假,但因为牵挂着任务,最后还是留下来了。”该管控队政委马磊说。
测控通信中队中队长张卓就是其中之一。说起为嫦娥四号任务连续奋战的39个昼夜,张卓动情地说:“那段时间真是夜以继日,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扶着冰冷刺骨的铁栏杆,爬上高高的天线塔架,记者感到呼吸有些困难。想到官兵要在这狭小的空间内完成唤醒“玉兔”等艰巨任务,心中不禁肃然起敬。
10时19分,锁定指示灯亮起。“发现目标”“开始跟踪”……随着一连串清脆有力的口令,田雪帅准确无误地发出条条指令。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当听到北京调度中心传来“嫦娥四号月面工作正常”的声音,机房里响起了阵阵掌声。
“这次任务不仅让我积累了经验,也让我对测控事业有了新的认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平时把测控本领练好,才能顺利完成重大测控任务。”从航天工程大学一毕业就赶上嫦娥任务的刘俊兴奋地说。
采访结束,记者听到管控队俱乐部里传出一阵欢声笑语,走近细听,原来是马磊政委4岁的儿子正与来队探亲的“航天娃”们一起“夸爸爸”——“我爸爸是管卫星的”“我爸爸是管嫦娥的”……
看着孩子们自豪的神情,马磊感慨地说:“驻守边陲的官兵要经受寂寞和清苦的长期考验,也许我们有一百个理由可以离开,但我们更有一万个理由选择留下来,继续战斗。”
“他们肩负神圣使命,在塔克拉玛干巡天牧星,在丝绸古道上抒怀畅想,守望在茫茫宇宙间,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辉煌……”这是该管控站党委书记万明智创作的歌曲《边陲牧星人》,也是“中国航天测控第一站”全体官兵的心声。
军事科学院某研究所官兵深入寒区试验——
东极雪野试新装
■解放军报记者 邵龙飞 通讯员 庄颖娜 张振威
积雪覆盖的冰面上,一支科研小分队正在寒风中蜿蜒前行。
春节前夕,记者随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某研究所专家团队赴号称“祖国东极”的东北边防某地,亲历严寒条件下的装备试验。
当天一早,小分队来到陆军某边防部队,正赶上连队官兵集合,准备进行冬季拉练。
“太好了!我们一起走!”团队带头人杨丹凤研究员很兴奋。科研人员穿上雪地伪装衣,携带受试装备,跟随队伍出发。
行进途中,助理研究员李曦手持一台比手机体积稍大的仪器——这就是团队研究成果,新一代智能型环境冷强度监测预警仪。
“常规的天气预报很难准确反映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杨丹凤指着仪器液晶屏告诉记者,“你看,现在气温虽然不算太低,但由于江面风大,设备提示官兵已经有冻伤的危险了。”
“咯吱、咯吱……”脚踩积雪的声音和粗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咔嚓、咔嚓……”偶尔踩上悬空的冰层,冰面开裂,脚顺势下沉几十厘米,又落到下一层冰面上。没过多久,记者的防寒面罩就结上一层冰霜,出发时没舍得脱掉的迷彩大衣此时成了累赘,可稍一拉开拉链,就立刻被风吹成透心凉。
带队的某研究所政委陈虎告诉记者,每次到部队进行调研或成果试验,科研人员最盼望的就是参加部队的演训任务,以便检验科研成果是否实在管用。
为研发新型装备,这个团队的科研人员蹚过漠河水、爬过昆仑山,在严寒条件下,与边防官兵一同睡野营帐篷;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和驻训官兵一起挑战极限,先后完成了一大批针对高寒、缺氧等环境的科研课题。
利用部队休整的时间,助理研究员张永强请几名战士试戴特种热能手套。产热手套、产热背心等特种防寒保暖装备,是该团队此次测试的又一项课题。
任务间隙,杨丹凤感慨地说:“科研成果用到了战士身上,用到了提升战斗力上,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某仓库四级军士长叶聿澄和妻子巡查铁路专线——
夫妻共守小站台
■解放军报记者 赖瑜鸿 通讯员 郭 彬
大年初一清晨,寒风刮在脸颊,如刀割一般。无锡联勤保障中心某综合仓库转运站四级军士长叶聿澄与妻子陈小梅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巡查线路、平整场地、检修设备……这样枯燥的工作,他们夫妻俩已坚持了8年多。
“今天上午有油料收发任务。”吃过早饭,叶聿澄对记者说。为确保专列进站绝对安全,叶聿澄用锤子轻敲铁轨,仔细判断铁轨螺丝有没有松动;妻子则认真地清除铁路专线上的石子、木块等杂物。
巡查完铁路专线,叶聿澄又爬上油料专用栈桥,仔细检查。11时左右,油罐车缓缓进站。顾不上休息,叶聿澄又协助油库保管员收发油料,一直忙到天快黑。
叶聿澄是2010年被仓库安排到转运站工作的,至今已有8年多。面对单调枯燥的工作,叶聿澄却说:“当兵就要有当兵的样子。即使一个人,也要努力站成一棵树。”
2010年,陈小梅到部队探亲。“当时,看到他脸上手上满是被蚊子叮的包,心里特别难受。”回忆起第一次到部队看到丈夫的情景,陈小梅鼻子一酸。
那年,为了支持丈夫,陈小梅毅然辞掉工作,来到荒无人烟的深山陪伴叶聿澄,共同守卫转运站。
从此,每天早晨天不亮,陈小梅就跟叶聿澄一同起床,一起升国旗、巡线路、拔荒草、捡乱石、整场地、修设备。这些年来,夫妻俩巡查检修铁路专用线6万余公里,转运弹药5万多箱,收发油料、军需物资8万多吨,从没出现过差错。
2900多个日夜,1482根枕木、6034个铆钉、1326米长的铁路专用线上,留下了叶聿澄夫妻忙碌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