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海上“孤岛”过年采油忙

来源:新华网作者:黄江林、岳月伟、毛振华责任编辑:杨帆
2019-02-07 10:50

新华社天津2月6日电(记者黄江林、岳月伟、毛振华)“即使过年,油田生产一刻也不会停歇!”渤海湾埕北油田B平台总监孙延宁迎着凛冽的海风,告诉记者,为了保证生产有序进行,与平日一样,这里保持着全员在岗生产。

这座距离天津市滨海新区约84公里的埕北油田,是我国最早的现代化海上油田,已有约34年的历史。油田有A、B两座采油作业平台,相互守望。从直升机上俯瞰,这里犹如“孤岛”。

自1985年建成投产,12000多个日日夜夜,“孤岛”上从未缺少过海油工人们忙碌的身影。

记者登上A平台时,海浪拍打着平台底架,脚下不停震动。在近40米高的平台上,总监柴乐带领着76人的团队正在为打井投产做准备。柴乐告诉记者,一个多月前他们突破了钻修机的设计限值,钻探到2800米的地下发现新油层。这两天他们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工作,准备后续投产。

而在相距1.6公里外的B平台,55岁的刘国华正在给生产区的管线做“体检”。作为一个有着近29年工龄的机修工,他被同事们称为“定海神针”,故障现场有他在,“问题就好办了”。

有着近29年工龄的外输监督杜宝录冒着大风,穿梭在几十米高的天桥上,观察天气和潮水情况。他说:“采上来的油不及时运出去就会压产,这将影响到整个油田的产量。”

“这里是我这辈子待得最久的地方。”自1990年上到平台工作,杜宝录一干就是近29年。本来在生产监督岗位上的他,因为外输压力增加,就转到了现在的岗位。

油田高产、稳产背后,是无数石油人默默奉献的身影。“今年是第几次在海上平台过年?”当记者问及时,大家答案都是“记不清了”。“90后”维修电工朱学柱是为数不多记得清的。他是去年11月结的婚,婚后的第一个春节他将无法陪伴家中的妻子。他说:“油田岗位上总要有一个人在。我在这,别的同事就能跟家人团聚。”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