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壮丽征程,中国路编织幸福版图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周启青 肖炬鹏 陈竹飞 等责任编辑:冯开华
2018-10-22 02:01

金沙江“三桥飞渡”见证天堑变通途

■陈学渊 中国国防报记者 柯 穴

虽然国庆假期已过,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著名的铁索伏龙桥依然迎接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桥下的金沙江翻涌奔流,在铁索桥不远处,一座水泥桥和一座钢构大桥并排遥望,当地人称之为“三桥飞渡”。三座桥都叫伏龙桥,见证着不同时期德钦交通的历史变迁。

德钦县位于滇西高原,以金沙江为界,该县奔子栏镇与香格里拉市尼西乡隔江相望,渡船过江是从前主要的交通工具。“那时,渡江只能靠船,坐木筏到江对岸简直是险象环生。”现年87岁的老民兵平措家住奔子栏镇,曾是镇上渡口的摆渡人。这些年,他亲眼见证了巨变。

平措告诉记者,当遇到水流较急时,渡船很可能被江水冲偏甚至冲翻,有的摆渡人就因操作不熟练,发生过翻船坠江的事情。

1959年,铁索结构的伏龙桥建成,成为当时迪庆金沙江沿岸第一座跨江大桥。桥身由数十根并排的粗壮铁链组成,桥面上铺设实心木板,桥两头用钢筋拉伸,固定在坚硬的岩石里。据奔子栏镇叶央村老民兵央宗回忆,桥刚建好时,不少村民觉得新奇,常在桥上嬉戏逗留,人武部就组织民兵在桥两头巡逻放哨,叮嘱大家快速通过,防止人畜坠江。

虽然铁索桥简陋,但几十年来给当时两岸群众和官兵带来不少便利。据德钦县人武部职工吾灯介绍,以前,人武部官兵到迪庆军分区开会,如果车子不过伏龙桥,就要在漫天沙尘的老路上多颠簸十几个小时,下车后,人人都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时间久了,铁索伏龙桥已不能再承受大吨位车辆。“大车过不去,上桥晃悠悠,遇到对头车,再急也没用。”德钦县人武部副部长彭运涛告诉记者,往年部里组织奔子栏民兵到桥对岸巡逻执勤,大车需要提前5个小时绕到铁索桥对岸等待,民兵则步行过桥,到对岸再登车出发。

如果说铁索伏龙桥开创了沿桥两岸村寨连接的历史,那么水泥构架的伏龙桥则开启了整个迪庆区域经济联系的先河。1991年,水泥结构的新伏龙桥竣工。很快,就有做木材、矿石、牛羊生意的车队、马队穿行其间,很是热闹。之前那座铁索桥便渐渐“告退”,仅保留用于旅游体验,成为见证当地交通变迁的“活化石”。

三桥飞渡金沙江。刘 伟 摄

新桥建成通车后,金沙江两岸的奔子栏镇和尼西乡最早受益。据奔子栏镇武装部专武干事鲁茸次里回忆,当时镇里有酒店42个、餐馆51家。“新桥修建后,交通更加便利,很多藏族老阿妈也第一次坐上汽车走出奔子栏,跨过江桥,到中甸(今香格里拉)走亲访友。”鲁茸次里说。

桥的变迁也悄悄改变着官兵生活。德钦山高地贫,官兵想吃上新鲜水果蔬菜只能从外面运。由于路不好走,水果蔬菜送到时,往往都蔫了大半。通路架桥后,从德钦到香格里拉用时少了一半,新鲜水果蔬菜就此摆上官兵餐桌。

走过23年,水泥构架的伏龙桥也结束使命,成为历史。由于桥面设计狭窄,承载能力不足,导致通行能力受限。“物资运输车驶过大桥前,官兵需在桥边卸下一部分货物,待货车过桥后,再用推车将货物运至对面重新装车,才能继续前行。”迪庆军分区参谋吴善军回忆,2013年8月,军分区官兵过桥赶往尼西乡辛福村抗震救灾,但因桥身窄,几块落石就挡住了桥面,急忙间,官兵只得弃车步行赶往震中。

2014年,迪庆州全面推进通路架桥战略。短短1年时间,一座连续式钢构桥梁在水泥桥旁跨江而过,形成“三桥飞渡金沙江”的景观。

新的伏龙桥桥长161米、宽9米,重型汽车驰行如履平地。穿行伏龙新桥,由香格里拉去往德钦仅需2.5小时,外界运往德钦的水果蔬菜走俏农贸市场;德钦的旅游服务和工艺品制作销售也逐渐成为德钦人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以前想去德钦探亲,只能赶在小长假。如今,周末也能跑个来回。”聊起新修建的钢构桥,军嫂安晓艳异常高兴。两年前因工作调动,安晓艳的丈夫鲁茸培楚到德钦县人武部任军事科长,她却得留在香格里拉继续工作、照顾老人。如今,新桥通车拉近了安晓艳和鲁茸培楚的距离。周五下班后,安晓艳常带着儿子开车赶往德钦,一家人能够时常团聚。

“桥宽了路平了,回家之路不再是人在囧途。”不久前,德钦县人武部副部长彭运涛休假探亲。班车行驶在平坦的柏油路上,望着窗外绿油油的青稞地和一个个傍山而建的藏族村庄构成的美丽画面,他不禁发出感慨:三桥飞渡送福去,通路架桥迎新来。

一座桥不仅是一段历史,还记录着藏区百姓日益美好的生活。记者了解到,与德钦伏龙桥一样,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间,金沙江上陆续架起各类铁索桥、水泥桥、钢构桥60余座,这些桥梁或印有藏族特色图案或结有各种颜色的哈达、彩旗,将江两岸连接起来。这些交通通道纵横在迪庆高原,连接着各产业聚集区、新农村建设区,从而成为助推高原经济区建设的强劲动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