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所有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战斗即将打响,我儿子带领工兵排负责排雷开道,不慎触雷壮烈牺牲……”又是一年新兵入营时,沈爸爸挂着“光荣烈属”的绶带,深情讲述儿子的战斗事迹,为参军入伍的小伙子们打气鼓劲。
“这是一次重温,更是一次铭记,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这些年,沈爸爸积极参与到烈士英勇事迹的宣传中,他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如今的和平是英雄们用流血牺牲换来的,我们永远都不能遗忘他们的丰功伟绩。
沈爸爸心中一直搁着两件心事:一是想让儿子的骨灰早日入土为安;二是希望政府能够定期为牺牲的烈士组织纪念活动。
“孩子的‘衣冠冢’有墓碑,但骨灰一直存放在镇江市烈士陵园的骨灰安放格位中。”多数中国人都有入土为安的思想,沈爸爸沈妈妈也不例外。迫于陵园原来的墓穴已满,然而改造扩建需要时间,这件事一直被耽搁了下来,直到不久前才入土安葬。
对烈士的纪念活动每年都有,但一度社会各界对英雄精神的关注度降低是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已是半个身子入土的人了,我们可以不在乎,但国良那么年轻就把命留在了战场,他不能被遗忘!”沈爸爸沈妈妈的一番肺腑之言,像针一样扎得人心里生疼。
细细想来,何尝不是。曾经的一等功臣,他与他的家庭在时间的推移下逐渐被遗忘,我们在村里询问了几个同龄人,青年一代甚至都不知道村里还有一个烈属家庭,更别提知道烈士的姓名与战斗故事了。
“烈士精神是民族之钙,唯有让烈士有尊严地躺下,民族才能有尊严地站起来。”前来慰问的该旅指导员张令昌提到,当前少数群体对英雄主义的选择性忽视,不仅寒了烈属的心,更在侵蚀民族的魂。
烈士的功勋彪炳史册,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令我们倍感欣慰的是,一批批别有用心的网络大V纷纷被谴责,弘扬英雄精神正在逐渐成为社会主旋律。我们走进郁郁葱葱的烈士陵园,只见一座座墓碑修缮得美观大方,周边卫生打扫得干净整洁。
在烈士纪念馆里,我们看到一对年轻夫妇正带着10岁左右的孩子驻足于一块“誓死守住阵地”的血书前,听着解说员的讲解,孩子虽然还有些懵懂,但眼中分明闪动着异样的光彩。
烈属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要让烈士与烈属们受到更多的社会尊崇
对于为和平献出宝贵生命的军人,习主席深情叮嘱:“我们怀念他们,要把他们的亲人照顾好。”这既是殷切嘱托,也是对英烈最温暖的告慰。
在儿子牺牲后不久,沈爸爸沈妈妈就多了一个“儿子”——沈国良的战友李彬。
“沈排长倒在我的怀里,死之前久久看着我,想说些什么却又说不出来。”李彬当时是营里的卫生员,他知道,沈排长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爸妈。李彬当时就决定:回去后,要替沈国良烈士给他的父母尽孝。
这些年,李彬走遍大江南北,除了为牺牲战友扫墓,还找到了其他16个烈士家庭,认了18位爸爸妈妈。在李彬感染带动下,沈爸爸沈妈妈又有了一群“兵儿子”——来自第72集团军某防空旅雷达侦察连的官兵们。如今,每逢新兵入营、清明祭奠、烈士纪念日等时机,这个旅的官兵们都会走进烈士家庭,力所能及地替烈士为父母尽孝心。
不仅关心烈属的人多了起来,祭奠烈士的氛围也在逐渐浓厚。不久前,进出村庄的主要桥梁也以沈国良的名字来命名。我们踏上“沈国良”桥,桥头矗立着沈国良烈士1∶1的半身塑像纪念碑,底座上详实雕刻记载着烈士的个人信息和战斗历程。据了解,在沈国良烈士家所处的镇江市丹徒区,这样的桥梁总共建造了8座。
“烈士已流血,决不能让烈属们再流泪。”丹徒区双拥办主任凌青告诉我们,烈属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除了逢年过节送慰问金、慰问品外,他们还在农忙季节组织民兵帮助收割庄稼,农村合作社每周常态化上门巡诊,为烈属开通服务热线及时解决现实困难。
“既温暖了烈属的心,又洗礼了官兵的魂。”采访结束之际,我们深刻感受到:每一个烈士家庭,都是一座传承红色基因的课堂,走近英雄亲人、聆听英雄故事,不仅让一颗颗英雄精神的火种深深植进战士的心田,化为自觉担当强军重任的强大精神动力,更让他们自觉加入到铭记烈士、关爱烈属的行列中。
抚慰英烈,我们一直在行动。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各类关爱烈士亲人的活动,“关爱英烈亲人、崇尚英雄精神”的氛围渐浓。在全国第5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笔者打开手机下拉菜单,满屏推送的都是关于祭奠英雄的消息。
“这个烈士纪念日,让我们一起再为英雄们做点什么呢?求支招!”没想到,笔者在朋友圈发帖不到10分钟,就得到了数十条回复:“一起去扫墓吧!”“给烈士献个花”“带孩子参观烈士纪念馆”……
尊崇源自内心,让烈士与烈属们受到更多的社会尊崇,我们正在努力着,我们要做的还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