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能重塑全域作战能力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徐怀来责任编辑:杨帆
2018-10-02 03:06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成果密集,我们必须足够敏锐,用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思考和审视,善假于此,以情报侦察、快速反应、立体作战、战场生存、持续行动等为支点,融智化能,助力全域作战能力提升。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文章——

用智能重塑全域作战能力

■徐怀来

陆军全域作战能力,既是陆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现实需求,也是陆军由大向强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必由之路。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成果密集,我们必须足够敏锐,用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思考和审视,善假于此,以情报侦察、快速反应、立体作战、战场生存、持续行动等为支点,融智化能,助力全域作战能力提升。

智能识别炼就情报侦察“火眼金睛”。实时获取第一手的情报信息是揭开战争“迷雾”、使战场对我单向透明的核心关键。然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人所共知,对手是不会“坐等”我方对其实施情报侦察的,更不会将有用信息“拱手”相送,而是想方设法隐真示假,使我想要的得不到、得到的不可靠,甚至“将计就计”陷我于不利境地。陆军全域作战,地域广、领域多,目标数量庞大、真假信息海量,静态发现不易、动态跟踪更难,对情报侦察提出了很大挑战。陆军应自觉引入智能识别技术,集文本、图像、语音、视频等多模态信息智能识别于一体,高效识别、精准识别、去伪存真,助力提升情报侦察能力,为全域作战决策部署提供强大的情报信息支撑。

智能决策打造快速反应“最强大脑”。快速反应是陆军全域作战赢得先机、占据主动、战场制胜的关键,而快速决策则是快速反应的前提。现代作战“秒杀”式打,要求部队在面对危机、威胁等突发情况时,必须具备“瞬态”响应能力,能够快速决策、快速行动,以“迅雷”之势及时有效应对。目前看,信息化遭遇“人脑”瓶颈,决策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指挥员的直觉判断,不仅容易“慢半拍”,还极有可能“冒傻犯错”。打破瓶颈,陆军应主动挖掘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强力推进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建设,引入神经网络算法,为指挥员快速决策、正确决策提供智能支持,助力提升快速反应能力,为全域作战开局布势奠定坚实基础。

智能打击铸就立体作战“超级重拳”。信息化条件下,传统平面线式作战已经归入历史,多维立体作战应时登上舞台。未来战争,开战即决战、发现即摧毁。先敌发现、先敌开火、精确打击是夺取先机、一招制敌的关键。陆军全域作战,作战空间由陆向空拓展、倚陆向海延伸、域内向域内域外兼顾转变,多维立体性更加凸显。陆军要有下好“先手棋”的超前视野,将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引入作战体系,围绕“快、准、狠”研发颠覆性、非对称“杀手锏”式智能化武器装备,对目标能够智能探测、跟踪、锁定、打击和毁伤;建强智能化网络信息系统,使人、装、信息等交互融合,实现智能打击一体化,助力提升多维立体作战能力,为全域作战决战决胜创造先决条件。

智能防护锻造战场生存“钢筋铁骨”。随着侦察监视技术,特别是颠覆性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战场变得更加透明,而来自陆海空天的精确攻击也使得部队战场生存越来越困难。没有让对手看不见、看不清、瞄不准、打不中、难摧毁的防护能力,全域作战任务可能很难完成。陆军必须有效应对战场防护面临的新挑战,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防护体系,智能化塑形和布势相结合,隐身于敌侦察之中;智能应对敌网络信息攻击,有力保证网畅通、链联通,作战指挥持续不间断;智能感知、规避、拦截敌无人力量、远程精确火力等综合打击,在极端残酷环境下有效保存自己,助力提升战场生存能力,为全域作战消灭敌人蓄积力量。

智能保障造就持续行动“新鲜血液”。纵观古今、横看中外,没有哪一支军队不高度重视保障问题。全域作战地域跨度大、领域覆盖广,任务时间紧、对抗强度烈,物资消耗快、装备损伤多,对各种保障提出了极高要求。没有保障,作战将极有可能因“失血”过多而难以持续。陆军应学习借用人工智能技术,建成高度集成的智能化综合保障体系,在一体化智能化平台上综合运用信息、网络、可视化、无人化等高新技术,努力实现需求预测精准化、自动仓储无人化、物流配送高效化、保障指挥一体化,为部队作战提供实时直达、精准高效的综合保障支撑,助力提升持续行动能力,为全域作战取得最后胜利增加砝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