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委科技委 面向国防科技战线发布《科研诚信倡议书》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陆荣军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8-09-28 03:08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追忆钱学森同志的科研诚信精神

■军事科学院 赵存如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这是钱学森院士当选“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中的颁奖词,是钱老科学诚信品质的真实写照。著名数学家王元院士在与钱老交往中深有感触:“一个严肃的好科学家必定是诚实的,不然他是不会作出成就来的。”在我们深入贯彻习主席科技兴军重大战略思想、全面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之际,追忆钱老的科研诚信精神,感慨良多,深受启迪。

钱老的科研诚信思想集中反映在他与国内外学者的来往书信中。学习钱老的信函,印象最深的是钱老从不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轻易发表意见。作为享誉国内外的国际顶尖科学家,钱老经常会收到来自国内外各行各业人士的求教信函。有的是请教学科建设的,有的是希望帮助解决技术难题的,有的是请求帮助修改论文的,还有的是聘请当顾问或评审专家的。钱老除了耐心解答外,说得最多的是“我对这个问题没有做过仔细研究”“我不是这个领域的,不敢对您的论文做出评价”。钱老从不以学术权威自居,对于自己不熟悉的学术问题,他会尽自己所能向求教者推荐相关专家,并指出这些专家的研究所长。在回答问题时,也十分谦虚。对被称为“钱老”“老师”,他幽默地说:“我是老,这是客观事实,无可否认,但您把我称为老师,则不敢当。”“同志间的讨论,从来不是谁给谁的‘教诲’。”这些看似小事,展现出的却是科学家的科研诚信品质。

早在1938年,美国《航空科学》杂志发表了钱老的一篇论文,论文正文只有28页,但他向编辑部附上了自己所作的演算和推理共250页、导师书面指导意见3页以及导师对论文的修改和论文的全部参考文献。这种严谨的科研作风及讲究诚信的科研态度,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这真实反映了钱老对发表学术论文的态度,也是他科研诚信实践的重要体现。可见,在推出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时,不但应看论文本身,而且要从论文源头审查其学术价值及他人所作的贡献。

1987年的一天早上,钱老对汪成为院士说:“把昨天我给您写的信退给我。”几天后,钱老把改了一个“错字”的信再次交给汪院士。其实所谓的“错字”,是一个属于1977年国务院所颁布的《第二批简化字》中的一个字,但国务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1986年又宣布废止了这个字。钱老认为,既然这样,我们就不应该再使用这个字了。钱老这种近乎苛刻的治学态度,是他科研诚信实践的一个细微之处,值得每位科研人员认真学习和反思。有了这种精神和态度,想不出精品都难!

对待科研不端行为,钱老也有独特的态度。这从他致一些著名学者的信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他写道:“不能把估算数写成精确数”“学问之道急也无用,弄得不好,搞成夹生饭,闹笑话”“科学论文只能署干实活的人”“科学研究必须证实,不能凭空想”“科学要从事实出发,并且最终要接受事实的检验,不然再‘言之成理’也是空的。”

对于学术批评,他特别指出:“学术讨论一定要用真实姓名,不能藏起来批评人”“在没有深思熟虑之前,不宜就发议论看不起别人。”对科研不端行为,他坚决主张严惩。他在1996年2月22日的一封信中写道:“《中国科学报》1996年2月16日1版刊登的剽窃论文事件,说明此类科学技术工作中的不法行为必须查处。从前我在美国,知道他们那里对这类事的处理是非常严格的,不但作伪者要受严厉处分,而且此人不会再有人用他做科技工作,他只有改行。而我们对犯错者的处分只是降职务级,似乎太轻了。”

钱老特别喜欢袁枚的一首诗:“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他认为,这既是对一线科研人员的要求,也是对科研管理部门的期望。科研人员固然要对自己的成果精心打磨,管理部门也要对成果反复审查,有疑问、不成熟的成果不能轻易推出。

学习习主席关于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批示,对照钱老的态度,我们的科研诚信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必须牢记习主席狠抓科研作风的教导,向钱老学习,宣扬倡导科研诚信理念,营造科研诚信环境,建构科研诚信机制,确保我军的科研信誉。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