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2月8日,邓小平视察厦门时,乘鹭江号游艇游览海上风光。
小平同志在广州过了春节,于1984年2月7日到达了厦门。
在厦门期间,小平同志考察了东渡岗的五万吨位码头、集装箱码头、渔业码头、厦门大学、湖里工业区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厦门机场。
厦门特区不同于深圳和珠海等地,由于起步晚,许多问题还制约着特区开发。在“鹭江号”游艇上,小平同志听取了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的工作汇报。
当工作汇报完之后,项南把一张厦门市地图摆在小平同志面前说:“厦门特区现在只有2.5平方公里,太小了,应该扩大到全岛的131平方公里。”
小平同志问:“为什么?”
项南回答说:“现在太束缚手脚了,即使很快全面建成也没多大意思。厦门岛四面是海,是天然隔离带。如果全岛建成特区的话,对于开展对台工作很有利。厦门离金门最近只有1000多米,一开放,再搞一个落地签证,‘三通’的问题就是不通也通了。这对祖国的统一有好处。”
听到这里,小平同志又仔细地看了看地图,然后扭头看着身旁的王震问道:“你说行不行?”
王震说:“我完全同意。”
小平同志又说:“我看可以,这没有啥子问题嘛!”听了这话,在场的省市领导都很高兴。接着,项南又进一步汇报了“最好把厦门特区变成‘自由港’的想法”。他说:“现在台胞到大陆都不是直来直去,而要从香港和日本绕道。如果厦门是自由港,对两岸人民的交流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小平同志听到厦门成为自由港要实行“货物自由进出、人员自由往来、货币自由兑换”三点时,他点起香烟望着大海思索了一会儿,说:“前两条还可以,最后一条不容易。但没关系,在这个问题还没解决之前,可以先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项南乘胜追击,汇报第3个想法。他说:“我们还有个建议,想把‘厦门机场’改叫为‘厦门国际机场’,因为‘厦门机场’是为了飞往新加坡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方便,叫‘国际机场’有利于对外开放。”
小平同志听后当即拍板说:“就是应当飞出去嘛!就用‘国际机场’这个名字!”
在场的人鼓起掌来。大家对小平同志如此快捷、如此果断地支持厦门的改革思路和措施,都激动得快要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