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士崔源
练精每个战位
说起“硬骨头六连”的崔源,全旅官兵几乎都认识他。倒不是因为他爱交际,而是他岗位干得多,并且岗岗过得硬。
在他还是连队文书那会儿,六连开展“岗位大练兵”,动员每个人都要有一技之长。虽然早已在“文书圈”名声响当当,但崔源却认为“技多不压身”。思来想去,他决定从炮手学起。
和文书工作不同,炮手是个体力活,就拿并列机枪分解结合来说,不下点苦功夫可不行。由于白天既要参加日常训练又要兼顾文书工作,所以留给崔源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但这难不倒他。“白天不够,晚上来凑!”那时候,每天晚上都能听到车场里传来的“咔咔”拆装声。
优秀成绩算起步,破了纪录才算数。分解结合重在眼疾手快,但要想达到20秒的优秀成绩,也不是那么容易,可爱动脑筋的崔源练了几周就能达到11秒,能在连队排上号。
聪明只是增加量变,勤奋才能激发质变。一次训练前,崔源把周目标定在突破9秒。一天、两天、三天……每天都是油污满身的他,最快只能到10秒,离目标还有一步之遥。这一步可不容易。反思、推演、再反思、再推演,那周结束,崔源瘦了5斤,胳膊肿了一圈,但平均成绩却稳稳提高到了9秒。第二年,崔源参加集团军考核,取得炮手专业特级,成了响当当的大拿。
因为连队需要,在炮手专业干得好好的崔源再次转岗,当上连队司务长。刚接手那会儿,对数字不太敏感的崔源真是头大。“不比文书,司务长要更细心。”怎么克服?崔源有个笨方法:重复重复再重复。
那年底,单位进行账物清查,这不仅耗时更费力。那周,崔源花了好几天把连队物资查了个遍,可当他满心欢喜以为要结束时,却发现有个数据填错了。按理,只要备注下就能说得过去,但崔源可不这么干。那天,他把统计表全销毁,然后拿个新表从头再来。“六连要有六连的标准。”上级检查时,六连的登统计结果不仅准确无误,而且统计本整洁大方,成为学习榜样。
在很多人印象里,六连都是军事训练拿第一,崔源却告诉别人,六连过硬的可不仅仅是军事。
有一年,上级组织“荣誉连队大比武”,比武课目涵盖方方面面,六连的对手更是响当当。炊事比武即将开始时,天公不作美,原本的干柴成了“湿柴”,这让已是炊事班长的崔源有些挠头。
打仗可不分晴雨天,没办法就得想办法。崔源来回转了好几圈也没想出个辙来,可就在他擦汗的一瞬间,办法来了。他把身上的干毛巾一扯,浇上柴油,裹上湿柴,一点火,还真行了!巧妇有了炊米,那就要甩开膀子干。锅碗瓢盆像五线谱上的音符,很快跳动起来。等连队一到,饭菜全部上桌,而一旁的连队却刚刚冒出炊烟。在场裁判当场宣布:不用评了,六连炊事班胜出!
如今,在改革浪潮中,崔源再次转岗,成了连队副班长,司职狙击手。职务越来越小,他却劲头十足:岗位不分大小,练精才是正道。
这不,崔源又有了个目标:当全旅最好的狙击手!
心声
撸起袖子加油干
■崔 源
武艺练不精,不算六连兵。实话说,虽然换了这么多专业,但我还是感觉没练够。因为只要是打仗需要的专业,都是我们六连人需要练精的专业,就要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