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英雄答的那声“到”,喊出了什么?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王雁翔 陈永庚 等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8-05-16 04:12

“慢慢的,后来耳边再响起英雄们的名字时,对我们就不是简单的几个人名,而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艾坤说,有了对英雄的理解与认同,他觉得答“到”声才是真正从心底迸发出来的。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替英雄答“到”之后

■解放军报记者 王雁翔 特约通讯员 陈永庚 刘 华

新兵艾坤下连分到了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猛插决胜连”。当晚点名前,班长特意叮嘱:“咱们连点名与别的连队不同,会先点四位连史上英模的名字,全连官兵要一起答‘到’。”艾坤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刘禄、华明志、李言福、刘文举……”当新任指导员汤王星呼点4位英雄的名字时,新兵所在排答“到”的声音底气不足,完全被老兵高亢的答“到”声浪覆盖。

此刻,目睹这一幕,指导员汤王星心里起了波澜。刚从机关到连队任职,自己对“猛插决胜连”的精神又真正理解多少?铿锵响亮答“到”很容易,但答“到”之后怎么办?有一段时间,这些问号时常萦绕在他的心头。

几年过去,如今汤王星已成长为该旅保卫科科长,艾坤则挑起了“猛插决胜连”英雄班班长的担子。当聊起各自在这个英雄连队的成长经历,俩人像约好了似的,竟然都从那次点名打开了话匣子。

有了对英雄的认同,答“到”声才会真正从心底迸发出来

“从1941年创立冀鲁边区回民支队开始,连队涌现出‘刘文举班’‘李言福尖刀小组’等7个光荣集体和13名英雄人物……”

看到连队满墙荣誉,汤王星眼里不光只有自豪,还有不易觉察的凝重。这位新任指导员知道,自己必须把这些陌生的资料像一日三餐一样吃进肚里,血液里才会奔涌出薪火相传的力量。

“说实话,刚开始学习连史,毕竟隔着一条时光的长河。”汤王星回忆说,他把400多页的连史打印出来,一有空就看几页,并在页面空白处随手记下心得和思考。他相信这些零碎的文字,能帮自己强化记忆。

两个月后,连史簿翻到了最后一页。连队发展的基本脉络、重要节点,还有那些重锤般击打他的战斗故事,如一片树叶上纵横交织的脉络,慢慢地印进了他的脑海。

“学习有时是枯燥的,但不可或缺,就像农民种庄稼,想有一个好收成,必须下功夫精耕细作。”新兵下连第一次点名后,汤王星想了半夜,决定带着官兵把连史学透——只有让墙上和纸页上的东西,像阳光一样落进心里,才能催发行动。他给每名新兵发了一册打印版的连史,带着全连官兵一段一段认认真真学习,他希望英雄们的故事能像花朵一样,一朵一朵在官兵的心里绽放。

艾坤说,指导员的讲述,让他觉得“厚厚的连史,跟自己领到的专用枪一样锃亮,重如千斤”。

花了3个多月读完连史,与战友们交流,艾坤发现自己和大家一样,只记住了一些故事和大概轮廓,有些东西在心头若隐若现,想抓又抓不住,想说也说不出。

汤王星心里清楚,从学到悟,是一个滴水穿石的过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针对年轻战士的特点,他又琢磨出了一些新方法:看新闻前后,抽点一两个战士上台讲一段连史,或者自己的心得;每周组织一次连史故事会,每人脱稿讲一个连史里对自己触动最深的故事;每个月开展一次连史知识竞赛;开办连史系列讲座,他和连队干部主讲,一周一讲。

“大家都在学,在思考,课余时间交流,常说起连史里的事,自己不动脑子,没想法,嘴都插不上。”艾坤说,氛围逼着人思考,脑子慢慢醒了,就会去钻去想。

有一件事,汤王星和艾坤都记忆犹新。

那年,曾参加过解放海南岛的连队老兵杨凤林,从山东辗转千里寻找老部队。因部队驻地多次变迁,80多岁的杨老在炎热的海南整整找寻了半个多月才到连队。杨老与连队官兵交流座谈,讲了很多当年的战斗故事,离开前悄悄留下了食宿费,并把自己的9枚军功章捐献给了连史室。

“一个连队的精神血脉是一代代官兵接力传承下来的。”汤王星说,“每年建军节,连队都会邀请一些老兵回来,同大家追忆峥嵘岁月,讲述传统故事。”

“慢慢的,后来耳边再响起英雄们的名字时,对我们就不是简单的几个人名,而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艾坤说,有了对英雄的理解与认同,他觉得答“到”声才是真正从心底迸发出来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