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前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5719厂礼堂座无虚席,金牌蓝天工匠获得者、高级技师黄强再次登上演讲台,给广大青年工匠们上了一堂特殊的课。
还有一年就要退休了,黄强总觉得有讲不完的事、说不完的话。这堂课,黄强没有做太多准备,只是以一位老工匠的身份,和大家讲讲他的成长之路,与青年工匠们一起谈谈心。
一堂3个多小时的课,没有华丽辞藻,感情真挚,很接地气,在场的青年工匠们无不动容。在讨论中,他们对照黄师傅的成长之路,思考着自己未来工匠人生前进的方向。
掌声响起。黄强没有料到,自己的成长感悟能给青年工匠们带来如此强烈的共鸣。作为一名军工战线上的老工匠,年近花甲的他只有一个纯朴的初衷,就是把自己的绝活和匠心毫无保留地传承给青年工匠们。
在青年工匠眼中,这堂课远远没有结束,后面还需要他们用自己的人生旅程来实践来感悟。
请关注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报道——
“金牌蓝天工匠”黄强解析成功密码——
寄语青年工匠:“绝活”是这样练成的
■解放军报记者 张新 通讯员 刘书 杜毅
“对工匠人来说,绝活、匠心缺一不可”
“金牌蓝天工匠”,对从事航修领域几十年的黄强来说,是一份崇高的荣誉。演讲开始,黄强并没有着急打开话匣子。
一本“金牌蓝天工匠”荣誉证书、一枚建厂时的纪念徽章,呈现在大家面前。之所以选择这两件物品,黄强认为有特殊的意义。“金牌蓝天工匠”,是每一位航修人为之向往的荣誉,是对工匠拥有过硬专业技能的肯定,要想获得这个殊荣,必须练就一手绝活。金灿灿的建厂纪念徽章,是老父亲当年送给黄强的礼物,老父亲把这颗匠心传承给他,更希望他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展示完这两件物品,黄强开始了演讲:“对工匠人来说,绝活、匠心缺一不可。”
现场听众中,不少是黄强的徒弟。在徒弟们心里,黄强是“一座山,在任何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可以靠得住的大山”。
黄强说起了年轻时的一段经历——上世纪90年代,空军引进某型航空发动机,5719厂着手准备试修工作,黄强是第一批前往国外发动机修理厂学习主燃油泵装配技术的中国工匠。
“要在两个月内学会当时最先进的主调装配技术,并把这项先进技术成功带回国内。那时候,压力很大,经常整夜睡不着。”
礼堂墙上的那幅主燃油泵调节器挂图是黄强一辈子的心血。主燃油泵调节器由3000多个零件组成,是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主调产品,最小的零件比米粒还小,零件间最小的间隙仅为0.004毫米,装配过程中不容有丝毫的差错。
“黄师傅,您当年是怎样攻克难关的?”台下的青年工匠开始发问。
黄强面露笑容,从口袋里掏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在讲台上慢慢铺开。内页里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各种零配件的结构图依然清晰。“当年就是靠着这本小册子记录信息,并对照《大修指南》在报废产品上反复练习、积累经验,才练就了这手绝活。”
“精益求精、敬业专注,是工匠人闪亮的名片。”青年工匠谭泽夏听完黄师傅的故事,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么一句话。
黄强对工匠精神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过硬技术彰显的是匠人的实力,矢志不渝的坚守则需要一颗不变的匠心。
“你觉得我们航修人最需要的是什么?”课堂上,他找到了几名青年工匠问到。
“练好专业技术!”
“还有呢?”
“成为行业大师!”
……
黄强觉得,青年员工在追求事业的时候,脚步迈得太快,目的性过强,会导致匠心缺位。“青年工匠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需要一颗摒弃浮躁、脚踏实地干事业的匠心。”黄强的右手指轻敲着桌面,温柔的眼神扫过台下青年工匠的脸庞。
“一流的工匠,技能与人品同样重要。想成为金牌蓝天工匠,练就一手绝活更要守护一颗匠心。”对照着讲课内容,黄强的徒弟李鹏辉若有所思,他在记录黄师傅讲课细节的同时,也在思考自己的成长之路。
“匠石运斤”在他眼里不只是一则寓言,而是毕生的追求
在这次演讲课中,黄强给大家讲述了《庄子·徐无鬼》中的一则故事:木匠石挥舞沉重的斧子,砍掉郢人鼻尖上的白灰,却不伤郢人分毫。“匠石运斤”由此得来,用来形容技艺精湛。
讲完这个故事,黄强突然停顿了。他将目光转向台上的投影幕,上面播放着自己当年参与的一次中外联合事故调查任务。
在那次联合演习过程中,我方一架飞机突发故障,险些酿成飞行事故。部队立即组成中外联合事故调查组,查找飞机故障原因。事故调查过程困难重重,黄强受命执行排查故障部件任务。来到现场,他干脆利落地分解产品,成功找出故障部件,问题最终解决。
“试问,如果军工人不具备这种‘匠石运斤’的技能,战机出了问题靠谁来修?”此时,黄强的眼神变得果敢坚毅。
“没有和平的年代,只有和平的国家。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何来和平安宁的生活。军工人造的是武器,保障的是部队战斗力,我们多一分细心,战场打赢就多一分胜算。”黄强铿锵有力的话语在礼堂四周回荡,台下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说起为军服务,黄强想起了几年前的一次高原排除故障经历。那时,正在高原进行演训的某新型战机,发动机突发故障,部队第一时间请求工厂支援。
黄强闻令而动,带着工具箱乘飞机紧急前往部队。风沙漫天,路途耽误了6个多小时。到了现场后,黄强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进行了长达13个小时的工作。飞机修好了,长达19个小时的奔波和维修,让黄强累倒了。
19个小时!在信息化时代,这时间或许一场局部战争都打完了。“如果准备不充分,保障效率低下,应对不了突发情况,战场上肯定要打败仗!”19个小时,让黄强加强了时间观念,对“使命责任”这个词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应急处突、伴随保障……未来信息化战场上,一旦装备出现故障,军工人要以怎样的状态保障部队打赢?”黄强希望通过这堂课,让青年工匠们从他的这段经历中得到启示。
随时待命是军工人的备战状态。黄强说:“身为军工人,我虽然不着戎装,但早把自己定位为一名‘老兵’。手机铃响了,军工人要像出膛的子弹,不管是雪域高原还是沙漠戈壁,哪里有需要,就会第一时间赶往哪里。”
演讲课上,黄强提到最多的字眼是“感动”。黄强说:“之所以常常被感动,是因为常年在部队服务保障的军工人还有很多,他们远离亲人奔波在祖国的天南海北,把满腔热血投入到军工事业。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守护着祖国的安宁。”
看着眼前这位两鬓微霜的老军工人,听着他深情的讲述,许多年轻人的眼眶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