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建辉的衣柜里,一直保存着几套绿军装,其中有父亲生前穿过的,也有他当兵时穿过的。这些军装虽然已褪了色,但每当看到它们,军人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北部战区某防空旅军官张淞硕整理遗物时,发现父亲珍藏最多的是书,擦得最亮的是11枚军功章,呵护得最好的是那身旧军装。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王世明、王建辉父子
军装不仅仅是一套服装
主人公:王世明 王建辉
这是1980年10月我和父亲在甘肃武威的合影。
在我的衣柜里,一直保存着几套绿军装,其中有父亲生前穿过的,也有我当兵时穿过的。这些军装虽然已褪了色,但每当看到它们,军人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我的父亲母亲都是上世纪30年代参加革命的老战士,我们兄弟姐妹5人,4人曾经当过兵。我们家,是名副其实的“军人之家”。
在我的记忆里,穿上军装就意味着奉献。
父亲王世明1935年4月参加红军,曾走过长征。无论是炮火硝烟的战争年代,还是全国解放后的和平时期,他始终默默奉献。从1950年到1980年离职前,他先后辗转天津、河北、北京、河南、陕西和甘肃等地工作。1976年至1978年间,组织两次调他去新建单位,尽管这两个单位都地处偏远山区,条件艰苦,但每次接到命令后,他都二话不说立即赴任。
在我的记忆里,穿上军装还意味着牺牲。
在我们4个当过兵的子女中,我二哥是最出色的一个。二哥受父母的熏陶很深,从小就有军人情结。他英俊干练,大家都说他天生是块军人的料。他1970年参军,所在部队地处西南边陲。1975年7月的一天,为了祖国边疆的安宁,他义无反顾走向战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年仅24岁。
任何时候,一身军装都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担当、意味着牺牲。
(王建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