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探索着"诗和远方",可最懂它的那个人却走了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张天南责任编辑:王俊
2017-12-04 08:45

古罗马的西塞罗有句名言:“如果一个人能对着天上的事物沉思,那么在他面对人间时就会更加高尚。”在国家天文台工程师翟学兵眼里,南仁东的执着和勤奋影响了一批科技工作者,“为了让FAST工程尽早建成启用,不惜以命相搏。”请关注《解放军报》的文章——

“天眼”为证

■解放军报记者  张天南

开栏的话

智士者,国之器。习主席指出,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国家荣光。托举起“大国重器”“军中利器”的科技工作者,他们不仅作出了骄人的业绩,也以报国强军的信念、脚踏实地的创造、心无旁骛的专注、无怨无悔的奉献,向国家和军队贡献了弥足珍贵的精神钙质。他们是时代的英雄、民族的骄傲,是真正的明星。本期,我们开设《栋梁之才》栏目,讲好英雄的故事、光大英雄的精神,让这种昂扬向上的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11月17日,“天眼”之父南仁东被追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身着黑色夹克衫、皮肤略显黝黑、衔着一根香烟……记者曾与南仁东有过一面之缘,初次见面时,很难将这位已过古稀的老者与天文学家联系在一起。

然而,就是看似普普通通的他,却缔造出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一只“眼睛”——中国天眼。

这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标志着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简称FAST)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灵敏度提高了约10倍,较美国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综合性能也提高了约10倍。

这是一项浩大的人类工程。从2011年FAST工程开工令下达起,先后有20多家国内企业、20余家科研单位、近400人的施工队伍相继投入工程建设,其中也包括像中国电科这样的大型军工企业。军工企业参与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一次有益实践。一批批军工人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成功将部分军用技术转化到民用领域,完成了很多像“天眼”这样的伟大工程。

今年9月15日,落成启用近一年的FAST仍在探索宇宙里的“诗和远方”,但在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的房间里,时间却永远停住了脚步……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天眼”与天宫、蛟龙、大飞机等一起,被列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丰硕成果。

“天眼”是一个什么概念?

落成启用不到一年,就发现了距地球约4100光年和1.6万光年外的2颗脉冲星;

睁开“锐眼”的它,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未来,还可能捕捉到神秘的外星生命信号……

有人说,“天眼”成就了南仁东。但实际上,早在“天眼”之前,他就已经是知名的天文学家。

上世纪80年代,他用国际甚长基线网对活动星系核进行研究,并主持完成了欧洲及全球网10余次观测。可就在蜚声国际天文学界的时候,他却毅然选择回国。

回国后的南仁东,担任了北京天文台副台长。一些人并不理解,作为客座教授,他在国外有着不菲的工资待遇。“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一句话让质疑他的人哑口无言。

任意翻开一本世界科技史著作,射电天文学都是颇具分量的章节。

上世纪60年代四大天文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类星体、脉冲星和星际分子,都是利用射电望远镜进行观测的。

1993年的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钱磊告诉记者:“听到消息的南仁东坐不住了,他推开同事房间的门激动地说,‘咱们也建一个吧!’”

彼时,我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仅有25米。从25米到500米,对于这个大胆到有些突兀的想法,起初看好它的人寥寥无几。

因为这已不仅是庞大的科学工程,还是一项高难度的建设工程,涉及天文学、力学、机械工程、结构工程,甚至电子学、岩土工程等各个领域。更何况,核心技术被封锁、关键材料很难拿到。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面对大家的质疑,南仁东那股子倔劲儿又来了:先干起来再说!

1994年,年近半百的南仁东开始主持国际大射电望远镜计划的中国推进工作。从此,就再也停不下来。

“人活着还是要做一点事情的”

有个传说,上苍赐予了鹰一种人类没有的能力,可以预知自己的死亡。在生命的最后瞬息,鹰会竭毕生之力飞向苍穹,而后坠落在高山或谷底。

对于鹰来说,这是最光荣的离开。

而对逐梦“天眼”的南仁东来说,亦是如此。

“没有捕捉不到的猎物,就看你有没有野心去捕;没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就看你有没有野心去做。”小说《狼图腾》中的这句话,他非常喜欢,这一点在FAST索驱动系统负责人潘高峰口中也得到了佐证。

他仍记得南仁东说过的话:“人活着还是要做一点事情的。”就像为玩具痴迷的孩子,这些年一直让南仁东魂牵梦萦的是“天眼”。

晨曦微露,宁静的大窝凼里弥漫着淡淡的薄雾。迎着氤氲的雾霭,FAST工程副总工程师李菂感觉有点恍惚。从1994年到2006年,岁月是漫长的,那些经历过的事仿佛就在昨天。

打开卫星地图,贵州平塘县的喀斯特地貌好似褶皱的皮肤。再提高分辨率,也只能看到大小不一的“天坑”群。其中一个就是南仁东为“天眼”找到的“家”。

“大射电望远镜的选址要求非常高,附近不能有电磁干扰。”南仁东的学生、FAST工程接收机与终端系统高级工程师甘恒谦回忆,为了选出性价比最高的“天眼”台址,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跋涉在祖国西南的大山里,“有的荒山野岭连条小道也没有,他挽着裤腿,拄着竹竿,几乎走遍了所有的洼地。”

“天眼”之艰,不只有选址。他为项目起名叫“FAST”,英文意思是“快”,为了让项目早日审批成功,他逐字逐句推敲上报的材料,几乎每天都工作到凌晨。

“天眼”之难,还有工程预算。那段时间,南仁东还做起了“推销员”。“我到处奔走,就是让全世界来支持我们。”无论国内国外、大会小会,他逢人就推销“天眼”项目。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7月,FAST作为“十一五”重大科学装置正式被国家批准立项。

古罗马的西塞罗有句名言:“如果一个人能对着天上的事物沉思,那么在他面对人间时就会更加高尚。”在国家天文台工程师翟学兵眼里,南仁东的执着和勤奋影响了一批科技工作者,“为了让FAST工程尽早建成启用,不惜以命相搏。”

“这不就是我的孩子吗”

FAST工程有多大?反射面总面积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若你亲临现场,能强烈体会到“壮观”的视觉震撼。

FAST工程有多强?“射电望远镜就像超级灵敏的‘耳朵’,在宇宙空间的白噪音中分辨有价值的无线电信息。”南仁东曾这样解释FAST的功用,“像在分辨雷声中的蝉鸣。”

2017年9月25日,FAST迎来一周岁生日。科学家首次公布来自宇宙深处的神秘声音,这是一段被探测到的脉冲信号。

“将它放大并配上伴奏,听起来就像在宇宙深处有人和我们一唱一和。”FAST工程副经理张蜀新话中的“琴瑟和鸣”,让我想起了一年前的这一天,身穿浅咖啡色T恤衫的南仁东,在FAST工程落成启用现场忙碌消瘦的身影。

知易,行难。这句话用在FAST工程的建设过程,再恰当不过。

南仁东很忙。从论证立项到选址建设历时22年,身为FAST工程的发起者和奠基人,本可以坐镇指挥的他,却偏偏要参与工程的每一个环节。

FAST工程办公室的电脑里有段视频,画面中的南仁东奔走在工程现场,与施工单位谈看法、提建议。“他推动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扛起这个重任,心中就有了使命感。”张蜀新动情地说。

南仁东不得不忙。FAST工程的艰难程度超乎想象,关键技术又无先例可循。

2010年,“天眼”经历了一场灾难性的风险——当时购买的钢索进行疲劳实验后,没有一例能满足FAST工程的使用要求。FAST工程反射面的结构形式也因此迟迟定不下来。

寝不安席的南仁东,天天与技术人员沟通,在经历了近百次试验后,终于带领团队人员研制出满足要求的钢索结构。

“一颗马蹄钉改变一场战争结局”的故事,耕耘军工领域的人都很熟悉。“于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生产体系而言,无论哪一环缺位、哪一项弱化都可能招致满盘皆输。”

“FAST是为下一代天文学家准备的观测设备。”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南仁东,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又何尝不是如此?

“要能灵敏观测浩瀚星空,拼装面板子单元边界的精准定位是首要问题。”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作为FAST核心部件研制建造方之一的中国电科人却深知其中的艰辛与曲折。

“南总工带领科研人员日夜鏖战,设计了专门的定位夹具,它能对每块面板的水平位置以及轴向高度进行精准定位。”中国电科面板单元技术负责人郑元鹏说,这使得每个等边三角形交点孔位精度保持在0.1-0.15毫米。

“没有求真务实、敢为人先的精神,是绝不可能完成FAST的。”想起自己的老师,FAST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张海燕还没张口就哽咽了。她至今记得,FAST工程反射面单元即将吊装时,南仁东坚持自己第一个上,进行“小飞人”载人试验,“这个试验需要用简易装置把人吊起来,送到6米高的试验节点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摔下来。”

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FAST工程现场有6个馈源支撑塔,每个支撑塔建好时,南仁东总是“第一个爬上去的人”,深情地俯瞰着FAST工程的全貌。

长度约1.6公里的圈梁完工后,他第一个走上去,甚至还在上面一路小跑。那一刻的他,开心得像个小孩……

“从孩子第一次抬头看到星星的那一刻,天文学其实就在他们心里埋下了种子。”不是院士,也没拿过多少国际大奖,南仁东把荣誉看淡,每当捧着那张FAST工程全景照片时,他总会笑笑说:“这不就是我的孩子吗?”

纯粹且久远。那个深藏在心底探索未知宇宙的梦,值得用一生去追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