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团军到班:八路军各级部队编制,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徐平责任编辑:王俊
2017-10-17 00:24

集团军

早在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已编有集团军,下辖若干军。1927年至1928年春,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新桂系李宗仁四派军阀分别编为第一、二、三、四集团军,蒋、冯、阎、李分任总司令。此时的集团军,并不是按作战任务编组的战役军团,而是按势力划分的派系集团。各集团军编制也不同,第一集团军先后编有6个军团,每个军团下辖3~4个军;第二集团军共编9个方面军,方面军下辖2~5个军;第三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都是直接辖十几个军。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曾编组40多个集团军,集团军主官为总司令。1个集团军通常下2~4个军,兵力数万人到十几万人不等。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于1937年8月25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12日又按全国统一的战斗序列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副总司令,下辖3个师,共4.6万人。

八路军改称十八集团军后,除正式文件经常称十八集团军外,一般还是习惯叫八路军。向守志上将在回忆文章里说到另一层原因:日本人扫荡问老百姓:“八路的有?”如果说“十八集团军的有?”绕口不好说,他就说八路。我们也叫八路,老百姓就都叫八路。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发朱德的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委任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