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占元这个名字,可能已鲜为今人所知,但在60多年前,那是个在全国响当当的英名,特等功臣,与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杨连第被誉为抗美援朝“五大烈士”。
当英雄路过时,总有人为之鼓掌;当传奇已成往事时,总有人为之纪念。请跟随《解放军报》记者的笔触,近观一个家庭、山村和连队,对一位特等功臣漫长的精神追寻,聆听律动家国情怀的铿锵足音。
孙占元老部队如今已是空降兵,变的是兵种,不变的是听党指挥、敢打敢拼的军魂。苟光银摄
英雄往事未如烟
——对一位特等功臣65年后的精神追寻
■中国国防报记者 魏联军 王根成
河南林州,贵州黔西,湖北黄陂。
在中国版图上,这3个城市在地理空间上并没有关联;但因为一位烈士,3个城市勾起一个“同心圆”。圆心,是65年前殉国的烈士孙占元。
孙占元这个名字,可能已鲜为今人所知,但在60多年前,那是个在全国响当当的英名,特等功臣,与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杨连第被誉为抗美援朝“五大烈士”。
当英雄路过时,总有人为之鼓掌;当传奇已成往事时,总有人为之纪念。请跟随记者的笔触,近观一个家庭、山村和连队,对一位特等功臣漫长的精神追寻,聆听律动家国情怀的铿锵足音。
寻找烈士墓,铭记英雄魂
一个家庭的世纪深情
时光如能倒流,那些镜头振聋发聩——
1952年10月14日凌晨,恶仗来袭前的上甘岭2号阵地,弯月如钩,沉静似水。
战壕里,两位中国军人憧憬战后生活,“将来要能穿上一双皮鞋,站到天安门前照一张相,回家再娶个媳妇,就心满意足了!”
仅仅几个小时后,两个战友已是阴阳两隔:志愿军45师135团3营7连2排长孙占元双腿被打断,就在易才学准备为他包扎时,孙占元命令他去爆破地堡。易才学完成任务后发现,敌人已冲上阵地,孙占元拉响一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50多年后,贵州省黔西县,易才学老人弥留之际,依然念叨着老排长的心愿。他叮嘱儿子易新黔:“一定要代我到孙排长故乡看一看,给他捎一双皮鞋。”
2014年大年初四,带着父亲的遗愿,易新黔夫妇携子易毅踏上了还愿之旅。他们辗转来到林州市烈士陵园孙占元烈士纪念馆,将一双崭新皮鞋放在孙占元烈士雕像前,“孙伯伯,我们来给您送皮鞋来了!”
随后,一家人又赶到了位于大山深处的临淇镇占元村孙占元旧居。易新黔取出从父亲坟头捧来的一抔黄土,埋到房前的冬青树下。易毅恭恭敬敬地向北而跪:“过年了!孙爷爷,如果您活着,今年89岁,我给您磕89个头!”
易毅告诉记者,爷爷易才学是1985年因伤病转业回的贵州老家。老人生前每年清明都要面向东北方,给老排长敬上一炷香,还常告诫子孙,没有当年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幸福。他也曾想到河南寻亲送鞋,可路远迢迢,自己身体也不好,只能抱憾而终。
易毅大学毕业后,接过了寻亲“接力棒”,终于联系上孙占元家乡占元村的党支书孙软锁。每年清明节前,都要给孙软锁打电话,请他代为祭拜,并为修缮孙占元旧居纪念馆捐款。
小葬于墓,大葬于心。易毅告诉记者,爷爷生前担任多所中小学的课外辅导员,经常讲当年打仗的故事,自己小时候课堂上学的英雄人物,从爷爷嘴里得到印证,也在心里格外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