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战争的奇迹之一——地道战”组照(选用1幅,1944年,石少华摄)

这组作品发表于1946年7月《晋察冀画报》丛刊之四《人民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各种展览,收入各种影集、画册和作者影展、作品选集。
作者反映白洋淀雁翎队战斗生活、地雷战、地道战、挺进渤海之滨、解放张家口、怀来前线之炮兵、蒋家残兵、大沙河滩地生产等成组摄影作品,从不同角度、各个侧面记录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部分历史,讴歌了人民革命战争的伟大,表现出强烈的战斗个性。
作者在回忆拍摄地道战一组作品时说:“在抗战中,我曾多次参加了地道战惊心动魄的战斗,使我对地道战有较深的感受,但要把这些感受用照片生动地反映出来,困难是很多的,因为地道空间很小,光线又非常黑暗……经过长期努力和无数次的失败,困难才克服了。”石少华在1944年拍摄《杜伦上尉参加地道战》时,日军就在地面上千方百计寻找地道口,气氛紧张。这时,一名八路军干部的婴儿突然啼哭,母亲情急中用棉布将自己的孩子蒙住,待军撤离,婴儿已经断气。地道里的战斗生活,给作者的感情冲击是巨大的。他以深厚的民族感情和高涨的革命热情,终于完成了这组强烈现实和历史文献价值的作品。
这组作品由10幅画面组成。《地下运兵》一幅,选择三条地道的交汇处,用逆光拍摄持枪运动的战士准备出击的英姿。前后左右是四通八达的地道,人物环境有机地融和在一起,使主题更为突出。地道深处隐约可见有光线投进,更增添了画面的神秘色彩,有力地展现歌颂了这一平原游击战争的奇观。另一幅《出奇制胜》,表现八路军战士从一个地道口出来,利用预先筑好的工事,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的情形。通过一持枪、一钻出地道口两名战士富有特征的动态,把抗日军民创造平原游击战争的特色精炼地勾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