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航客机失联,牵动着党中央、习主席的心,也牵动着我们每一名官兵的心。3月8日,拔锚起航那一刻,我在船上做了动员。我们船服役35年来,先后参与并出色完成了我国第一颗同步卫星、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和多次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着陆系统中的海上应急搜救打捞等重大任务,被誉为中国海军‘航天功臣船’。此次任务我们搭载了19名医务人员、48名潜水员和水下机器人、声呐、救援小艇等装备。援潜、打捞是我们的强项,祖国和人民期待着,官兵群情振奋,士气高昂!”
“我们一路南下,提前4个小时抵达第一个任务海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随着搜寻区域不断扩大,海区深度从数百米逐渐达到数千米,海况越来越恶劣。为了快速提升潜水员大深度作业能力,我们不断加大潜水员潜水训练强度和加压深度,利用锚泊和漂泊等时机,组织潜水员进行大深度实潜作业训练。在短时间内,随船的潜水员,全部突破了水下100米深度潜水水平。官兵憋着一股劲,时刻保持箭在弦上,只待一声令下。”
“3月15日凌晨,我们抵达上级通报的疑似失联海区。风大浪急,水下机器人无法下水,我船用黑匣子探测仪、海底图像声呐对疑似点进行了探测,未发现目标。13时左右,我们在上级给出的疑似点西南100米处发现的却是80米长的油管。大家跌宕的心情像海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此起彼伏。”
“刚出九段线,又进马六甲。才抵安达曼,又经过赤道,再进南印度洋。日夜不间断地搜寻了这么多天,依然毫无所获。大海捞针,首先要知道针在哪里。真伪难辨的信息,增加了搜索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