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纪念烈士不只是为了凭吊那么简单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王子祺 冯康 王欢责任编辑:杨帆
2018-04-04 22:59

余旭生前照片。

飞行员余旭、张超选择了代表逐梦空天的深蓝色,他们未完成的使命与梦想,战友们正在替他们一点一点实现。维和战士申亮亮、杨树鹏、李磊选择了代表和平的蓝盔,用自己的牺牲向世界各地带去中国的和平承诺。“海空卫士”王伟选择了誓要走向深蓝的浪花白,用自己的生命时刻提醒:强我国防,卫我海疆!抗洪抢险英雄刘景泰选择了象征希望的松枝绿,追悼会上,22名持枪礼兵对着天空鸣枪5响。“22”代表他牺牲时的年龄,“5”象征着他当兵的年头。他们用生命,诠释着中国军人肩上的责任。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既是无悔的,也是绚烂的。他们虽然年轻,可是对祖国的贡献却并不微小。他们虽已逝去,精神却被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生长在新时代的英烈以其特有的品质,让新一代的青年人明白,青春到底应该绽放出什么样的色彩。

习主席强调:“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屈的脊梁才可以傲然挺立。民族精神,正是在这些人的传递下才能够生生不息。

中国从来不缺敢于牺牲英勇献身的人,但也从来不缺少打击挖苦,嘲笑自己民族的人。

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隆重举行。

这些年,互联网上一些抹黑英雄、诋毁先烈的言论风起云涌,用娱乐化形式贬损英雄的现象借助网络的便捷,也狠狠地刮起了阴风。董存瑞、邱少云等曾激励几代人的英雄人物,成了一些人调侃、恶搞的对象,而这种数典忘祖、自断根脉的行为最终也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促进社会尊崇英烈,立法保护英雄烈士如箭在弦,让流了血的英雄的家人亲属不再流泪也绝不能是一句空话。因为这些不仅关系到英烈家属的权利、利益,更关系到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能不能得以保留、发扬,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究竟能不能被国人牢记。

俄国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曾说过: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今天的绿树成荫,老一辈牺牲的革命烈士或许看不到了,新一代牺牲烈士却是祖国繁荣富强的见证者。他们没有忘记先辈的嘱托,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仍然需要他们的力量,仍然需要敢于献身、敢于战斗的勇气;因为他们知道,老一辈革命烈士的接力棒仍然需要他们去传递;因为他们知道,戎装在身,青春注定与奉献有关。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