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撤侨行动
叔本华有句名言:“事物的本身是不变的,变的只是人的感觉。”回家是一样,只是对于回家的目的与意义,在每个人眼里都有所差异。但究其本质,都是在寻找一种归属感,找到人生的定位。家是我们前行路上的指明灯,是拥抱我们的港湾,更是我们用生命去守护的地方。可如今当下,在嚣张跋扈的台独分子阴谋策划下,台湾同胞们与家的距离还有那浅浅的海湾,但日益强大的祖国与两岸人民对家的共同期盼是什么也隔不断的。回家情,血脉之缘,共同的归属,驱引着两岸人民心不断靠近。只有把回家的情意牢牢把握住,我们的民族之魂才能不断,精神脊梁才能不屈。
台湾问题,也在时刻警醒着我们,周边局势仍扑朔迷离。我们在观看《红海行动》影片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于热血与心潮澎湃,不能只是陶醉于回家的感动。更要沉下心来去思考下怎么让国人有家可回,回家有保障。我想影片给我们最直接的感触就是我们对于制海权掌控的重要性。我们要看到美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大国崛起”,都是高度重视海洋、发展海军、夺取了制海权。我们的近代民族屈辱史也在替我们敲着警钟,海上战斗力的落后,是挨打的开始。同时我们要培养一种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未雨绸缪的远见意识,在战争的蛰伏期就能及时做好防备,如此才能守护家园,让人们回家的路更舒畅。

硝烟的战场
《红海行动》点燃了国人心中的明灯,照亮国人的回家路,但我们该如何保证回家路一路坦途,遇到路上的那些“腊子口与娄山关”我们又该怎么克服?我想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的一句话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在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要具有能够发现一线微光的慧眼,敢于跟随这一线微光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