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征程 凝眸
文化凝聚民心
■王东海
有这样一种现象:子弟兵生活战斗越多的地方,当地适龄青年参军报国热情就越高涨。仔细想来,这其中其实饱含着一种文化的力量。
一支军队牵挂着谁,谁就会拥护和支持这支部队!发自心底的牵挂往往不是说出来,而是做出来;发自心底的拥护和支持常常不是简单的口号与表白,而是一以贯之的行动和效果。打造国防动员文化就是要靠文化力量凝聚最基层的人民群众。
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必须了解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当前,军队支援地方打好脱贫攻坚战,就是赢得民心、赢得支持的一个有效渠道。怎样把精准扶贫与军民融合结合起来?国防动员文化的作用不可小觑。在淮海战役小推车队伍里,一首歌谣曾增添了成千上万个支前民工的信心和力量。那首歌谣至今听来让人热泪盈眶:“一条扁担两头弯,千里遥远来支前。一头挑的是白面,一头挑的是炮弹。白面送给同志吃,送上炮弹打坏蛋。”今天,在军民融合大主题下如何发挥国防动员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崭新课题。
一位文化学者说过:“人本是散落的珠子,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当年,延安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一再坚持,给他自己也分了一亩多责任田,只要一有空闲,就和大家一起在地里劳动。同群众苦在一起、干在一起、累在一起,就能更好地融在一起。共产党人最讲究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也最善于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最有能力做好群众工作、打好群众基础。打造国动文化既要营造弘扬主旋律的浓厚氛围,又要找到为人民大众所接受、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长此以往,这一文化形态就会因为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而“顶天立地”,因为主题重大而“应者云集”,因为强大的生命力而“源远流长”。
(《解放军报》2016年8月7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