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古田会议》透视文化美学“主旋律”的历史突围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马青尘责任编辑:康哲
2016-07-15 17:34

影片开始就直陈朱毛之争的矛盾关键,就是如何在曲折幽晦的艰危环境中,探索红四军何去何从的革命前路。朱、毛之间发生的激烈争论,也是革命处于童年时期的困惑矛盾。但正如片中毛泽东对陈毅所说,可能有人会觉得我毛泽东霸蛮专制,“政治问题岂是性格伦理解释得清的?”如果处理不当,一场同志之间的理念之争,就可能转变为意气之争、信念之争。当国军追剿红军的总指挥金汉鼎听说朱、毛连吃饭都坐不到一张桌子上时,便处心积虑地等待“当年川军杨森二十军内斗的戏,在这还得唱。好!他们不内讧,我还真没有把握抓住他们……”

金汉鼎显然太低估了了共产党人的襟怀抱负。无论革命危急关头彼此的理念如何冲突,但是他们在分歧争论面前表现出的坚定信仰、勇于担当的革命精神更加令人钦佩。影片中年仅36岁的毛泽东虽然年轻,但在分歧面前没有掺杂任何个人情感和利益。他关于红四军建党、建军的思想虽然遭到反对,依然坚持真理、毫不退缩、一心为党,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担当。当身陷困境时,毛泽东虽然心情沉痛,仍然没有计较个人得失,想方设法纠正革命前进方向。片中毛泽东的一段深沉独白,道明了他的心境:“我们共产党人,问道寰宇,上下求索,就是为了给中国人民争取一个平等尊严的新中国。”

“初心即是正觉”,正因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即使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刘安恭,尽管挑起了红四军内部更加激烈的矛盾争论,但他最后的壮烈牺牲,也不失为一名壮美的烈士。刘安恭中弹倒下,英勇捐躯的情节,带给观众经久不息的情感冲击。能把这样有缺点失误的“灰色人物”同样表现得如此分寸得当、深刻全面,不失为一种别具风格的艺术创新。此片深刻的“暴露”,使作品的歌颂显得动人之极;真切的歌颂,又使作品的暴露警钟深沉,把歌颂与暴露的矛盾处理得极为精确,实现了极富哲思的历史性突破。

作为争论的另一方,影片中德高望重的军长朱德身上所体现的“权力人格”,则充分展示出共产党人的光明磊落,顾全大局。在古田会议前后,朱德始终宽宏大度、不计得失、敢做敢为,并在关键时刻顾全大局,勇挑重担,体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敢于担当的优秀品格。电影一开始,在是否执行中央分兵决定、是否撤消林文辉连长职务、政治建军还是军事为主等问题上,朱德都与毛泽东存在分歧争论。虽然争论之初朱德占据了上风,但在红四军面临四面楚歌之际,朱德挺身艰危,毫不推诿地承担起了一切艰险,既指挥作战,又负责政治工作,指挥红四军五千将士,一举挫败了闽粤赣三省敌军的“会剿”,并攻占号称“铁上杭”的闽西重镇。而当陈毅带回中央“九月来信”之后,面对错误,朱德襟怀坦荡,绝不遮掩,勇于自我批评,再次体现绝不掩盖回避问题的担当精神。

影片中这些共产党人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勇气,完全尊重了历史真实,甚至真实的历史比电影还更加震憾人心。陈毅身上体现出来的“文化人格”就同样动人。当时,正因为陈毅前往上海向党中央汇报红四军的内部争论时,不偏不倚,秉持公心,党史央才及时传来了指引正确方向的“九月来信”,全力支持了毛泽东的主张。陈毅不仅在朱、毛之争中尽量维护团结,事后更明确检讨说:“七次大会错误是我犯的,我不把错误推给任何人”,他甚至还特地声明,“如果有人写历史的时候,写上这一段,我完全拥护,不写我反而有点歉然”。这种博大宽广的胸怀和勇于正视问题的担当精神,无疑具有政治和文化双重高度,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对新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