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伞兵3个队广西丹竹空降作战
1945年5月,中国军队在桂北一带发起反攻,驻广西日军开始沿西江向广东撤退。7月18日,伞兵3个队搭乘美军运输机在广西贵港丹竹机场机降,执行夺控机场,切断日军空中补给任务。此次战斗,伞兵队顺利抢占日军机场,给予日军沉重打击。8月3日拂晓,伞兵队在广西平南地面部队的协同配合下,向丹竹守敌发起攻击。伞兵队兵分多路,凭借强大火力一举歼灭守敌,夺占了日军补给基地,对日军沿西江水运撤退造成了威胁。
(三)伞兵二队湖南衡阳空降作战
为配合正面战场反攻作战,1945年7月27日凌晨,伞兵二队180名官兵在队长姜健的带领下,搭乘美军第十四航空队15架运输机,从昆明巫家坝机场起飞,于当日上午9时许到达湖南衡阳洪罗庙地区空降着陆,隐蔽待机,几天后伏击了日军一个运粮车队。之后决定向台源寺日军据点发动袭击。8月初的一个夜晚,伞兵队在当地武装力量的配合下,经过激烈战斗,重创日军守敌。伞兵队伤亡10余人。两周后日军投降,伞兵队作为先遣队参加了第四受降区在长沙的受降仪式。
3、伞兵三团海上起义,380名官兵纳为新中国伞兵骨干

图为国民党伞兵第三团起义时乘用的国民党招商局“中102”号坦克登陆舰。
1949年初,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蒋介石命令伞兵部队由南京调防上海,企图构筑最后的堡垒。渡江战役前夕,又决定将伞兵部队调往福建,再撤到台湾。中共上海局地下工作者很快掌握了蒋介石的意图,立即开展工作,将三团团长刘农畯成功策反,成立起义指挥部,并根据时局分析,制定了周密的起义方案。
4月13日下午14时,刘农畯一声令下,“中102号”坦克登陆艇载着伞兵司令部和伞兵三团2500余人以及大批装备物资起航。晚19时30分,登陆艇来到东海花鸟岛以东海面,这里是南下和北上的转折点。刘农畯召集营以上军官开会,传达事先准备好的“国防部急电”:“因战事需要,命令伞兵三团暂停南下福州,即刻北援青岛。”14日下午16时,登陆艇到达苏北射阳东北海面,由此向西便是连云港航道。连云港是上海和青岛之间的重要军港,当时连云港已经解放,而上海、青岛还在国民党控制之中。在这个关键部位,起义指挥部召集连以上军官开会,刘农畯按照预先制定的方案,在地下党员的配合下,对官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作出举行起义的决定,经过惊心动魄的思想交锋和武装斗争,取得了大多数官兵的理解支持。14日晚20时,登陆艇改变航向,向连云港方向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