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艺工作者如何从感悟伟大实践中强化讴歌时代的使命担当,从牢记职责要求中强化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自觉地为中国梦强军梦鼓与呼?“二野”文工团团史可以让人逆史思今、有所启迪。
“初战”告捷
1946年3月初,文工团迁至邯郸丛台旁边的一个教堂里,随即下部队去第3纵队,一部分带职入伍,担任副指导员或是文书;一部分深入基层体验生活,收集创作素材。这次下部队,可谓“初战”告捷:创作演出了歌剧《两种作风》《军民一家》。这两个戏均取自于本部队的现实生活,看起来很亲切,部队反映热烈;取自根据地生活的独幕话剧《落花生》,颇有喜剧色彩,演出效果很好。
虽说京剧是国粹,但演歌剧演话剧的舞台更广。钱海鸿在《军民一家》中饰房东老汉,活灵活现,歌喉也好。以扮演京剧老旦和花脸见长的刘季云在剧中饰炊事班长,表演特别老到,后调往八一制片厂,成为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王承珍原是打大锣的,他在《两种作风》中扮演连长,性格塑造十分鲜明,新中国成立前夕,被选调到北京电影学院。武生演员张锡琪、花脸演员徐连凯在歌剧中都有精彩表演,后来都选调到长影演员剧团。文工团回邯郸,即向领导机关作了汇报演出,反映极佳。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特撰文热情推荐《两种作风》,并在《人民战士报》刊载了该剧本。
烽火连天中的“金秋”
1946年6月26日,内战爆发。文工团随刘、邓野战指挥部,从邯郸开赴冀鲁豫前线,参加了陇海、定陶、巨野、鄄城、巨金鱼等多次战役。这时,全团只有四十几人,与第6纵队宣传队合兵一处,一同深入前线,在烽火连天中创作演出了《王克勤班》《吕登科》《挖工事》《立功快板》《赶走红毛鬼子》等作品。
王克勤是一名战士,后来成长为班长、战斗英雄,战火中他呼喊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在家靠父母,革命靠互助”。延安《解放日报》为此发表社论,号召全国各解放区“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为此,文工团创作并演出了歌剧《王克勤班》,在全区军民中引起热烈反响,晋冀鲁豫边区文联特奖励了1万元,并在报刊发表多篇文章予以好评。歌剧《吕登科》,是依据小英雄吕登科的事迹创作的。时值隆冬,大家冒着严寒在村边打麦场上排戏,围观的群众甚多,每次排练也就等同于一次演出。
歌舞剧《挖工事》,舞姿由高渐低,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平时多流一滴汗,战时少流一滴血”的主题。剧中数快板,不再是单调地用鼓板打节奏,而是配以乐曲,以弦乐和弹拨乐器伴奏,与舞蹈融合一体,增强了感染力,这是作曲家吴毅的一个创新。快板剧《立功快板》,语言生动诙谐,又简便易行,演出场次最多,为部队官兵所喜爱。
取材美军士兵在上海打死一名黄包车夫的话剧《赶走红毛鬼子》,为展示美国领事馆的客厅,美术组向老乡借来两张矮桌,又借了两套驴驮子,摆在矮桌上,再用紫红色绒布一蒙,变成了一对上等沙发。客厅里应有一尊圣玛利亚塑像,索性用白布将女演员张晓华包裹一番,站在低垂的帷幕深处,一束侧光打上去,活像一座洁白的雕像。大幕拉开,一个“豪华”大客厅呈现在人们面前,令观众惊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