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唱响“第一声音”
■本报记者 刘璇
2009年国庆大阅兵前夕,于海指挥联合军乐团在天安门广场排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国歌奏唱礼仪的实施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这令连续7年递交提案呼吁为国歌立法的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军乐团常任指挥于海欣喜不已,也让他对《国歌法》的出台更加充满信心和期待——
结束在北京的排练工作赶到厦门,已经是12月12日的深夜。飞机落地后,于海打开手机,十几条短信的提示音一连串地响起。来信的都是朋友,来信的内容基本一样:“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规范国歌奏唱礼仪的实施意见》,你多年的呼吁终于有了回应,祝贺!”
对原本乏累的于海来说,这个消息无疑是一针“兴奋剂”。一路激动着来到酒店,他立马打开网页,一字一句地读起了《实施意见》的原文。“国歌奏唱场合”“国歌奏唱礼仪”“开展宣传教育”,看着一条条具体、准确、严格的有关要求,于海的心中五味杂陈。7年了,每年参加政协会议,他雷打不动的一项提案内容就是——为国歌立法。如今看来,这个长在心底的梦已经被现实的曙光照亮。
于海和国歌之间非同寻常的交集,开始于1970年。那年国庆阅兵,作为联合军乐团最年轻的队员之一,15岁的单簧管演奏员于海面向毛主席站立的天安门城楼和乐队一起奏响国歌。14年后,作为联合军乐团最年轻的分指挥,于海又一次站在了天安门广场,指挥国歌的演奏。而国庆50周年、60周年大阅兵上,他连续两次担任联合军乐团的总指挥,上千名乐手在他的指挥下齐奏国歌。
从此,于海的艺术生涯与国家的重要司礼任务、重大庆典活动连在了一起。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欢迎外国元首来访、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中,他一次又一次指挥军乐团奏响《义勇军进行曲》,被媒体誉为“指挥演奏国歌次数最多的人”,拥有了许多荣耀的人生时刻。
于海说,自己也不清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把捍卫国歌的神圣尊严作为此生无法旁贷之责的。但他忘不了,正是1993年12月2日,在欢迎乌拉圭总统来访仪式上发生的一幕,让他深深体味到国歌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那天,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的欢迎仪式上,当他指挥军乐团演奏完乌拉圭国歌准备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来宾队伍中突然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是从来也没有遇到过的事情。待来宾欢呼停止后,乐队才又开始演奏。当晚的国宴上,乌拉圭总统特地找到于海,对他说,由于乌拉圭国歌是世界上最长的国歌之一,在外交场合,很多国家的乐队常常只是演奏其中的一部分。没想到中国的乐队这样完整、准确地演奏了全曲,“这是中国人民对乌拉圭人民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