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旅文化>>精彩图片>>正文

《父母爱情》不仅仅是简单怀旧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栗振宇责任编辑:王春艳2014-05-19 10:03

当然,相比于其他艺术品类,文学在反映生活上有着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可能体现在对生活细节的独特呈现、内心世界的细腻勾画、语言风格的准确把握、生活场景的精心铺排等方面,但如果把视线框定在精神还乡这一层面,文学作品最动人、最能引起受众共鸣的,还是其中对人性之美的张扬和对人间真情的真诚讲述。这一点在《父母爱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父母爱情》虽然一直在利用家庭生活的各种矛盾冲突来推动故事情节,但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作家始终有意识地把矛盾冲突的结果处理在人性向善的一面。比如姑嫂从激烈冲突到亲如姊妹;比如曾经瞧不起父亲的姨父,在被打成右派后受到父亲的善待;比如母亲对女儿婚姻从极力反对到真诚祝福等等。当然,这种取向还特别反映在作品中江昌义这个人物身上。他以父亲前妻儿子的身份登场,可谓是父母爱情遇到的最大危机,家里因此被弄得鸡犬不宁。但是,在母亲始终无法接受的情况下,子女们此时起到了很好的补台作用。大家接受了这个事实,并对江昌义保持了应有的友好。据作家刘静说,最初的剧本中本来安排江昌义后来下海发家,在安杰打算开茶楼时投了一笔钱,以施恩者身份出现在这个曾经侮辱过他的人面前。但是作家考虑这样的安排与“善”的整体氛围不符。因为“要把人性的恶关起来”,这个情节最终被舍弃了。

与此同时,《父母爱情》作为以家庭婚姻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其中的情感呈现自然是重中之重。在这部作品当中,除了父母爱情,战友之情、姑嫂之情、父子之情、邻里之情等等都有所呈现,点滴之间始终浸润着或深或浅的情感交融、或内敛或热烈的情感温度。特别是父母之间,因为文化水平、家庭出身、生活习惯、生活观念等多方面的大相径庭而矛盾重重,到最后也没能在生活方式上走到一起去。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爱情的纯净、香醇与绵长,因为情到此处已然超越了日常生活,在不断的碰撞当中毫无痕迹地融化在对方的生命里。可以看到,在这一次次的情感体验当中,作家并非在孤独地宣泄情感,而是始终努力让作品包含着人们共同的最为真诚朴实的情感因子,由此与受众实现最广泛的情感共鸣。

总之,精神还乡式的文艺作品的确为当前文化界注入了一阵别样的风气。它就像一封穿越时光隧道的长信,发黄的信笺上写满了一张张生动鲜活的面孔,让我们从中品味到日渐萎缩的乡愁,掂量到生命的质感,更让我们在此刻的匆忙中稍作停顿,从另一个侧面反观自己正在向前迈步的人生。